第三十九章 往事(1 / 2)

紫微仙途 良夜有風語 6499 字 7個月前

許伯陽不知老爹為何把話扯到自己身上,想了想隻怕另有緣故,見得許紹華目光襲來,心裡暗自苦笑,隻得說道:

“回季父,小侄早年走鏢,有幸得了仙緣,如今也算是修士了。”

“那不錯啊…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好啊…好啊…”

許紹華放下蒲扇,嘴角揚起,目光中閃出一絲羨慕之色。

他這人瞧著麵容神豐,實際眼角魚尾暗生,確實已不年輕,還不知怎地渾身還透著一股子暮然蕭索之氣。

“自家人不說這話,紹華。”

許紹良擺擺手笑了笑,拿起茶壺給他斟茶,又道,

“適才我問你如何進了孔家,後來孩子又鬨,這話就撂了一半,這會兒我兒伯陽也回來了,他現在替丁家管著這風青鎮,你在這孔家是羅林鎮的仙家,以後大家大可多走動走動!”

“那是那是。”

許紹華一聽許伯陽竟然是修士,剛才一臉雲淡風輕之色,早已麵目全非,取之而來的是一臉鄭重,已然對許紹良一家是另眼相看。

“大哥,是這樣,你我多少年不見,有些事情說多都是矯情。”

許紹華擠出一絲笑容說了一句,隨後便將頭慢慢垂了下來,神色稍微有些黯淡,輕歎一聲,徐徐說道:

“我記得你我逃出尋龍鎮時,我不過才十六七歲,那時候年紀輕、不懂事,心氣比天高,總覺得自己不比彆人差,不甘心去那些窮鄉僻壤的地方糟踐自己,總想著往大城市去跑。”

“那年立秋,尋龍鎮遭了大難,家裡皆走散,生死不知,我還算命大,躲在石洞裡躲了一個多月,餓得吃耗子,後來跟著一部分逃難的人,去了鬱川城,為了活下去,什麼差事都乾過,至於乾過的事情,太多,我自己都快記不清。”

“大哥,你知道的,咱家早些年窮苦,在尋龍鎮的擒龍村也算不上富庶,就一家普普通通的農戶,你我二哥兄弟三人都是跟著阿爹耕地打獵為生,幸好那時候村裡有位先生,阿爹讓我跟著學了幾年字,留了一門抄抄寫寫的手藝。”

許紹良聽到這話,不覺老臉耷拉下來,眉間微微有些聳動。

“再後來,恰逢鬱川城的大戶荀家招人,我去抱著試試的心態去應了,就是因為寫了一手字還算瞧得過得去,年紀又小,沒個牽絆,被我師傅看中,我那師傅姓孔,是孔家的賬房。”

“大哥,你可還記得,就是二十多年前,你我在清玄鎮碰到那次,正是師傅帶我回羅林鎮去。”

“唉…”

許紹良歎了一聲,微微搖頭,啞著嗓子輕聲說道:

“我又怎麼敢忘記?那時候的你我,就如漂在這池塘裡無根的浮萍,都是身不由己,你跟著師傅,我幫東家卸貨,就這麼在碼頭匆匆一遇,再匆匆一彆,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呀!”…。。

說罷頓了頓,又說道:

“嗯…原來如此,可這荀家招人,為何會把你招到了孔家去?”

許紹良雖然走鏢多年,但一直都在鬱川郡中南部轉悠,從來沒去過北麵的鬱川城,並不知道當地的情況,心中有些疑惑,想了想還是關心問了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許伯陽在旁靜靜聽著,也頗感好奇。

“大哥,你這些年應該是沒去過鬱川城罷?”

許紹華端起茶盞一笑,喝了一小口潤了潤嗓子,解釋道,

“咱們這鬱川郡,除了鬱川城外,大大小小一共有十八個鎮,八個大鎮,十個小鎮。”

“這其中淩家手上最多,有六個鎮,大部分都在鬱川城附近的平原之上,那地方良田沃野,仙峰遍地,古樹參天。”

“其次便是荀家,手上有五個鎮,位置不一,散布在青神各處,但地利極好,多在鬱川的中部,再而便是薑家,手上有四個鎮,大部分靠近東海。”

“最後就是丁家,手上也有四個鎮,除了靠近鬱川的三昧鎮外,剩下就是靠近南淮郡的這三個鎮,風青、太和、無為。”

許紹華此話一出,許伯陽頓時來了興趣,以前他和老爹走鏢多年,鬱川這些鎮子多少去過一些,但並不完全知曉其背後的勢力,這位季父的話說出來,頓時豁然開朗起來。

暗自心忖道:

“原來丁家另外還有三個鎮,那太和鎮之前從扶南鎮繞路去過一次,就在我們東南麵,沒想到也是丁家的屬地,隻是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商道和路都斷了,兩鎮各自劃界,不興往來,如此說來,有些奇怪。”

許伯陽立刻感覺到丁天石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又拔高起來,這能在鬱川丁家能有一席之地的人,隻怕已經是丁家的心腹。

“如此說來,這羅林鎮孔家當是屬於荀家的屬族?”

許紹良聽完,恍然大悟,當即明白過來。

許紹華頷首道:

“大哥說的不錯,這羅林鎮總體靠近南邊,已經和丁家的太和鎮接壤,離鬱川較遠,荀家人不喜歡來這裡,遂交給了孔家。”

“這孔家是荀家的姻親,兩家曾經結下過姻緣,所以孔家跟著荀家,家中也有不少修士,說實話已經很多年了。”

說罷瞧了二人一眼,又喝了一口涼茶放下,又才訕笑著說道:

“這些事情本來我這一凡人並不可能知曉,隻不過還是得益於我家師傅,我家師傅孔德惠,是孔家的賬房,學識厲害,這整個羅林鎮的收支都是他在張羅。”

“有時候荀家忙起來,人手不夠,也會調他過去,所以那些年我作為徒弟跟著他,東家走西家去,荀家的地盤都走遍了,走多了,自然和荀家小宗的那些人也熟了,這些事大都是從那些人身上聽來的。”

“紹華,這些年你獨自一人,也是殊為不易啊…”…。。

許紹良聽著不禁有些感慨,回想起年輕時候的點點滴滴,一幕幕回憶如浮光掠影般襲上心頭,一時間雙手捧著涼茶,心緒複雜難喻。

“大哥,都是討生活,禍福所依,誰也說不準,再後來,我那師傅過世了,臨了將我托付給了孔家的少主孔仲海,也算是那麼多年,他孔家瞧我儘心儘力,遂給了我一小宗庶出之女,也就是我現在的妻子孔氏,讓我一大把年紀結成家室。”

“原本我還想著此生隻怕是要煢煢獨身,走完這天地。”

“沒想到光陰走馬,老來得子,轉眼已是兩個孩子的爹,現在孔家待我也算不薄,整個羅林鎮的賬目也都是我在操持。”

許紹華的這一番話說完,許家父子的心中的疑惑登時都煙消雲散,想想他一介凡人,獨自一人能在這宗親遍地的世上活下去,如今還成了羅林鎮孔家的賬房,也算是有不小的本事。

“如此說來,這、這伯恩和伯曉是…”

許紹良年紀大了,許伯陽踏上了仙途,又沒結親,好不容易有兩個血親子嗣,自然是喜愛無比,聽了許紹華的話,其實心中已經明白幾分,可仍然忍不住問了出來。

“大哥,說來慚愧,我仰人鼻息,身不由己,你猜得不錯,伯恩和伯曉都是姓孔,我煞費苦心,終是為咱家留了一個‘伯’字…”

許紹良默默頷首,寬慰道:“紹華,不妨事不妨事,都是自家孩子,姓孔也好姓許也罷,都是咱家的血親,不分什麼彼此。”

“原來是姓孔…”

許伯陽聽了,心中黯然神傷,自覺有些不是滋味,可許紹華這情況並不難理解,他一個凡人,沒有辦法,若不是入贅,在孔家焉能有如今的地位。

雖然看似並沒有什麼關係,但這世道血親利益看得極重,既然姓孔,以後長大必然是孔家的人,哪裡還會有什麼許家的事情。

“不提了不提了,都過去了…你能來了就好…”

許紹良聽得有些氣悶鬱結,揮著扇子,輕輕歎了一聲氣,徑自說道,

“紹華,實不相瞞,我這兩年沒事情做,卻是閒得慌,心裡總是空落落,去年我閒下來就嘗試給你和紹學寫信,讓鏢行幫忙帶過去羅林鎮和天璣鎮,瞧瞧能不能尋到你倆,沒想到,你還真的來了,隻不過紹學那邊卻是杳無音信…”

“二哥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