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科技旗下,最早是快車的‘愛尚導航’需要自己的衛星提供定位。
後續,星海科技陸續發射了十幾顆衛星。
為國內、亞洲,乃至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服務。
同時也為星海集團、音符集團,其他公司、乃至官方和兵部提供服務。
李易收購‘軌跡空間科技’,組建星海宇航公司,這方麵的業務完全可以交給自己的公司去做。
李易也是這樣想的!
收購‘軌跡空間科技’,組建星海宇航公司,能自己發射火箭、發射衛星。
未來的航空航天必然是一個發展大趨勢。
如果李易隻是普通人,有點小錢,根本不敢涉足航空航天。
可他是世界首富啊!!
更是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說句不好聽的話、比較狂妄的話:金融市場就是他的提款機。
在不缺錢的情況下,李易才20多歲,肯定會涉足航天航空產業,追求一下星辰大海吧?
雖然這很難!
可沒有點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彆呢?!
李易也正式向張偉濱教授道明來意,並發出邀請:“這次星海宇航公司成立,希望師公能幫忙坐鎮擔任首席專家,幫我推薦一個能管理公司的人才……您也知道,我不是這方麵的專業人才,我旗下的公司都是交給專業人士去管理!”
首席專家這個職位並不是全職。
隻是掛個職,提供一些研發思路。
如果李易的公司遇到一些難題會請教首席專家。
張偉濱教授不僅是燕大航天航空學院的教授、副院長,博士老師,火箭動力重點實驗室主任……還擔任著航空工業技術顧問,動力研究所總師!
有這樣一位大牛坐鎮,不僅能為星海宇航解決很多問題。
更重要的還是師公帶來的:人脈!
可以通過張偉濱教授接觸到許多大牛。
如果隻是李易自己、或者星海宇航公司自己去邀請,航天航空這類頂尖大牛,可能看到李易作為世界首富、不差錢的金主爸爸,會客氣兩句。
實際上要他們加入星海宇航公司,根本不可能!
這種頂尖人才,基本都被國家壟斷。
不是在航天集團的科工、科技,就是在航空工業、航天局、或者裝備部、火箭軍等等。
這種航空航天類的頂尖人才,越老越吃香,也不存在退休這種說法。
張偉濱教授在航天航空領域內的人脈、接觸到的人,比李易自己去找、去打聽……要好太多。
收購‘軌跡空間科技’,組建星海宇航公司,目前就缺少一位能真正坐鎮公司、率領公司的大將!
聽到李易發出的邀請張偉濱教授沒有拒絕,直接答應下來:“以咱爺倆的關係,我可以答應擔任你公司的首席專家,不過……學院這邊,你可得幫點忙!”
“這您放心,學校可是我的大後方,有著豐富的人才,無論是星海集團、音符集團,以及剛剛成立的星海宇航,都需要大量的人才。”
“後續,星海宇航關於火箭設計、發動機、衛星等等各方麵的設計、研發工作,都會和學校這邊合作!”
“還要師公幫忙,到時候您彆拒絕我才是!!”
李易顯得很客氣!
但他說的也是事實!
他公司很多技術,燕大第一時間都有應用,是燕大作為頂尖高校,對新鮮事物、新技術各方麵的接受態度!
同時,也是李易公司找到一個適合測試的地方。
除了研發成果……技術研發方麵,星海集團、音符集團……以及李易投資的芯片半導體產業鏈,各方麵的合作,都和燕大各院係團隊有合作。
此外,很多從燕大畢業的同學,最心儀的公司:可能就是李易的公司。
背靠燕大這樣頂尖的高校,李易不利用起來,才是真正的浪費和傻!
特彆是航天航空這類領域,人才稀缺!
到時候燕大航天航空專業出來的學生,但凡有能力,直接包圓都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