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派去附近各處州縣分發邀請函的人手陸續回到華陰縣城。
備言當地百姓從未見過此等所謂“邀請函”的畫作,倍感新奇,更聽聞有精美禮物免費相贈,年輕男女們皆是蜂擁而上,致使手中的邀請函全然無需自己上門推銷、分發,轉瞬間便被一搶而空。
而此刻,林衝、朱武正全神貫注於另一項重要事務——清查並接管城內閒置的客棧和民宅,為即將到來的大量遊客做好充分準備。
根據朱武的統計結果,城中閒置的客棧雖然不多,但是空置的民宅倒是有不少。
這些客棧大多歸屬張雍名下,接手利用起來較為便捷。
二人向張雍打了個招呼,便安排人手清理打掃,招募掌櫃、夥計,購置開設客棧所需的一應物品,算是官方直營。
民宅方麵的情形則略顯棘手。
雖然空置民宅數量不少,但是情況不一。
有戶主尚存活於世,但人去樓空的;有戶主身故,卻無人繼承的;有戶主杳無蹤跡,生死不明的;還有真正的三無民宅,無戶主、無房契、無人居住的……
按林衝的估算,煙火大會人流量高峰之際,僅憑城中客棧遠遠無法滿足需求,這些空置民宅務必加以利用,否則根本承接不住那即將到來的潑天富貴。
尋思良久,林衝隻能暫時請縣衙中差役動員一些本縣百姓接掌民宿,每一條街上的民宿各安排一到兩名百姓擔任管理官,負責接待來訪旅客。
管理官的工錢由官府按月統一發放。
除接待來訪旅客外,還需同時收取並記錄下每間民宿每月所收取的費用,於每月最後一日前往縣衙上繳,並領取工錢。
民宿所賺取的收益,一分留做備用,以防日後戶主出現要收回房屋時,作為官府使用房屋的補償。
一分作為管理官的額外獎勵金,與工錢一並發放下去。
剩餘的八分收入,則全部歸了縣衙所有,由朱武支配。
民宿之中,需要添置住宿物品的,也是由管理官整理上報後,再由朱武安排人手統一購買、分發,並登記造冊。
此時,正值數九寒冬。
往昔這個時節,華陰縣百姓的農活大體已然結束,過冬的儲備家家戶戶也都早已籌備妥當。
城內既無繁華店鋪可供遊逛,亦無熱鬨街衢可供消遣,整座縣城一片蕭瑟冷清之象。
但今年則截然不同,不但沉寂多年的朱雀大街重煥生機、熱鬨了起來,而且整個縣城內皆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
林衝和朱武坐在湖底撈二樓的雅間內,圍爐品茗,好不自在。
各項任務均已部署妥當,二人終於得以稍事休憩。
雖說這湖底撈尚未正式營業,但朱武早已是這裡的常客,店內每一道菜肴,起碼都嘗了有三遍不止。
當然,腰身自然也是大了一圈。…。。
朱武坐的久了,起身踱步至窗邊,眺望城中各處嶄新的店鋪和正在清掃布置的民宿,躊躇滿誌。
林衝則是端坐在桌前,一邊湊近火爐取暖,一邊仔細讀著蘇烈的回信。
前些日子,在對華陰縣城的開發有了具體計劃之後,林衝就在苦思冥想芮城縣的發展路線。
本想著按照華陰縣的模式另行打造一套商業噱頭來推動經濟發展,但略一思量,便覺得此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