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臉色倏然一變,但很快又恢複如常。
“劉年?“
金英覺得這個名字聽著有些耳熟,似乎就在最近幾日,聽過幾次。
隻是他一時想不起來。
王振放下筆,對著墨跡連吹幾口氣。
“東城巡禦史劉年,我倒覺得他更合適一些。”
提起東城巡禦史這個名頭,金英一下子想起來了。
近日以來,宮裡那些隨侍小太監,都在傳此人笑話。
他不知道王振為何添上劉年的名字,隻當是這劉年入了王振的眼。
他有心提醒王振,但轉念一想,這「尿尿禦史」的笑話,就是從喜寧口中,最先傳出來的,王公不會不知道。
於是就將已經到了口邊的話,又重新咽了回去。
……
王振從朱祁鎮手中接過奏本。
朱祁鎮問:“王先生可知道此二人?”
王振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東城巡禦史劉年,任事勤勉,又和三法司打交道較多,若是升任大理寺左少卿之職,倒也合適。至於這個薛瑄,我倒是不方便說,要回避。”
朱祁鎮聽他如此說,反而來了興致,忙問:“為何,難道這薛瑄是王先生親戚不成?”
王振搖頭道:“此人我也不熟,隻是知道他是山西人,和我算是同鄉。既是同鄉,說出話來,難免引人非議,還是閉口納言的好。”
朱祁鎮朝著一旁的範弘誇讚王振道:“範弘,你看王先生行事,多周全。”
範弘滿臉尷尬,隻能訕訕的跟著誇讚:“王公乃我輩榜樣也!”
朱祁鎮卻不打算放過王振,繼續追問:
“王先生,朕讓你說,你就說。為朝廷遴選人才,無需回避。”
王振也不說其他,隻是提了一句:“這薛瑄如今是山東提學僉事,怕是對刑獄一道,不甚精擅。”
朱祁鎮眉頭緊蹙,將奏本上兩人名字看了又看,也奇怪內閣怎會保薦一名教瑜官,或許他可能另有過人之處。
但王先生如此說,加之他也覺得劉年,似乎更合適大理寺左少卿之職,心裡也就有了決斷。
他將奏本隨意扔在幾上。
“劉年是京城官員,朕允他後日朝會,也一同覲見。屆時朕也好考教考教他。範弘,此事你去辦。”
範弘應諾。
王振最清楚朱祁鎮的性子,劉年大理寺左少卿的位子,算是定下來了。
直到這時,他才似突然想起孫太後一樣。
拍了拍腦門,滿臉自責:
“哎呀!差點忘了告訴陛下,慈慶宮派人來傳話,說是太後娘娘親手烹製了羹湯,請陛下一同進晚膳。”
朱祁鎮聽後,又伸了個懶腰。
“朕剛好有些餓,本來正打算讓傳膳進來。現在母後相召,倒也省了不少麻煩,朕好久都沒有嘗過母後烹製的羹湯了。今夜算是有口福了,範弘,吩咐下去,現在就擺架慈慶宮。”
範弘領命,先去做安排。
王振識趣的告退:“陛下,天色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
“王先生快去休息,今日本是你休沐之日,最後又忙了一天,要不要朕再準你一日假?”39288227。。
勒愚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