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糾結的金英(2 / 2)

況且,王振現在正和陛下談事。

便是金英自己,也不敢在沒有急事的情況下,冒冒失失直接闖過去。

喜寧心裡著急,隨口應付了一句:

“我就在門口等王叔出來。”

說完,草草打了個躬,也不等金英開口,就又跑了。

金英瞪圓了眼睛。

“狗改不了吃屎,我又何必管他?”

最後氣鼓鼓端起桌上茶盞,將已經涼透了的茶水,一股腦兒倒進嘴裡。

猶自不解氣,將茶盞摜在桌麵上,口中重重‘哼’了一聲。

……

太皇太後張氏,自洪武二十八年被封為燕王世子(仁宗皇帝)妃。算上建文朝,算是真正的曆經六朝。

且真正見識過大場麵和許多隱秘事的‘貴人’。

自從兒子宣德皇帝歿後,外朝曾有傳言,太皇太後有廢幼立長之心。

但最終,這個女人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她並沒有。

正統皇帝年幼,她大權獨攬。又有人議論,後宮乾政,乃是國朝衰弱之相,亦是後宮亂政之前兆。

這一切,張氏都瞧在眼裡,聽在耳中。

奈何皇帝實在懵懂,這一切,她也隻能聽之隨之。

這兩年皇帝慢慢大了,她也在慢慢衰弱老去,至此,也是將權利歸還給陛下的最好時機。

她自己乾脆落個清淨。

正統皇帝初涉朝政,自然想要做出些事情,加之又受自小陪著他的大伴,如今的司禮監掌印王振循循善誘。

以致於外朝官員,動輒受罰。

荷校,下獄,各部堂官幾乎輪了個遍。

好在隻是對京中官員嚴苛,對各地方官和巡撫地方大臣還算寬宥,大明朝這才沒出什麼亂子。

但總歸讓在京官員認識到了王振對於正統皇帝陛下的影響力。

近兩年來,在京官員中。

善經營者。阿諛逢迎之舉,屢屢突破道德下線,跪拜內廷太監已成常例。

勇於任事者,未免內廷掣肘,也都各自送上孝敬。

這時候,所有人又都開始懷念,朝初時太皇太後秉政那幾年。於是又一改之前口吻,明裡暗裡開始勸說太皇太後出山。

隻是這次,他們沒有像之前那樣,得償所願。

她太老了,而且身體也在一天天變差。久臥病榻的她,就連陛下每日請安問福的常例,也讓減省了許多。

朝中的事情,仿佛一切都和她沒了關係。

她似乎隻想清靜的走完這最後一段路。

今日午間,太皇太後張氏感覺身體輕健了許多,一時興起,就讓隨侍多年的女官徐姑姑,陪她遊園。

哪知徐姑姑剛安排停當,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慈寧宮管事大太監興安,急匆匆進了屋子。

等興安磕完頭,行過拜見禮,說出來由。

太皇太後還在思慮,一旁徐姑姑卻早已急的臉上紅撲撲的,她有心向太皇太後請示,卻又怕擾了老人家思緒。

她的心思自然瞞不過相處多年的興安。

於是做起了這個中人:“徐姑姑多久沒見徐良了?”39288901。。

勒愚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