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早,牛叔牛嬸便收拾好了行囊,阿牛借用了宋芫的驢車,將行囊仔細地固定在驢車上。
宋爭渡提著給爹娘準備的祭品走了過來,阿牛伸手幫他接過:“東西都放車上吧。”
等東西都放好了,阿牛牽著驢車走在前麵,牛叔腿腳不便,便由牛嬸在旁扶著慢慢上了驢車。
“二林,你也上去坐著,後麵還有位置。”牛嬸讓宋爭渡也一同坐上驢車。
宋爭渡說:“嬸子,我走走就好,就一點兒路,不礙事的。我還想多活動活動腿腳呢,在私塾裡坐久了,正好趁這機會舒展舒展。”
牛嬸一聽宋爭渡這麼說,也就不再勉強:“好吧,二林,那你慢慢走,彆累著自己。”
而宋芫也沒閒著,他又叫上鄭管家去了趟牲口市,準備買幾頭騾子,以後運貨、趕路啥的也能更方便些。
而且騾子耐力好,能負重,比毛驢更適合長途運輸和重載,唯一的缺點就是騾子騾子不能像馬和驢那樣繁殖後代,隻能通過驢和馬雜交獲得。
不過這對宋芫來說倒也不算太要緊的事兒,畢竟他買騾子是用來拉貨的,能不能繁殖後代倒不是他現階段重點考量的因素。
到了牲口市,裡麵熱鬨非凡,各種牲口的叫聲此起彼伏。
宋芫和鄭管家穿梭在一排排騾子中間,仔細打量著每一頭騾子的身形、毛色和精神狀態。
“兩位爺,您看這頭騾子怎麼樣?”一個商販指著一頭灰色的騾子說道,“它力氣大,耐力好,而且性格溫順,很好使喚呢。”
“您要是買回去拉貨趕路,指定能讓您滿意嘞。”商販邊說邊拍了拍那騾子的背,騾子甩了甩尾巴,倒也真顯得挺乖巧聽話的樣子。
鄭管家上前去了那頭灰色騾子,從頭到尾細細查看起來。
那商販見鄭管家這架勢,就猜到這位是行家,也不敢隨意糊弄,臉上陪著小心的笑,語氣也變得更加誠懇。
等鄭管家一番仔細查驗過後,那商販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爺,您看這騾子,實打實的好牲口啊。咱可不敢瞎吹噓,您瞧這蹄子,多結實,走路穩當,跑起來也不費勁。”
鄭管家依舊麵色沉靜,商販也不知他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心裡七上八下的。
終於鄭管家開口:“一口價,十兩銀子。”
那商販原想要價至少十五兩銀子,可見鄭管家確實是個厲害的行家,一開口就把價格壓到他底線上,讓他能賺得些許薄利,不至於虧本。
於是他歎了口氣,做出一副忍痛割愛的樣子:“您這一口價可真夠狠呐,我這騾子著實是好牲口,養它可費了不少心力。”
“罷了罷了,看在您是行家的份上,就依您這十兩銀子吧,隻盼著往後您還能多關照關照我這小生意喲。”
宋芫爽快掏錢,牽過騾子韁繩。
有了這頭騾子開頭,他們又在牲口市轉了轉,不多時又相中了幾頭騾子,經過議價,順利成交。
那邊阿牛他們拉著車回了張家村,牛嬸一進門就開始忙碌起來,檢查菜園子,喂雞喂鴨,忙得不可開交。
她嘴裡念叨著這些天不在家,可彆出什麼岔子。
阿牛上前幫忙,牛嬸趁機將張德子家的事情告訴了他。
阿牛聽後,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娘,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