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不負責三餐,學生們還需自帶糧食,由廚娘幫忙做熟。
所以宋芫這幾日都在準備一些下飯的醬菜,給二林帶去私塾。
進了私塾後,就不得隨意外出,每逢月底才放一天假,簡直堪比現代的高考生。
“哥,你又要去私塾了。”二丫的聲音帶著不舍,小嘴撅得仿佛能掛上油瓶。
二林無奈地笑了笑:“月底我就回來了。”
二丫的小臉耷拉著,怏怏不樂道:“可到月底還有好久呢。”
宋芫半開玩笑地嚇唬她:“這麼舍不得你二哥,要不要大哥也送你去私塾上學?”
聽到宋芫的話,二丫急忙搖頭:“不用了不用了,我還是更喜歡在家裡照顧丫丫。”
二林抿嘴笑了笑,沒有揭穿宋芫的謊話。
畢竟私塾不收女學生,大哥不過開玩笑罷了。
也就在這幾日,宋芫閒得無事,翻著詩集時,剛好看到一首詩,便就給龍鳳胎取好了名字。
二人名字皆出自於李清照的《如夢令》。
“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儘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宋芫對二林說:“從今往後,你的名字就是‘爭渡’。”
宋爭渡。
宋芫的話語裡帶著一絲深意:“‘爭渡’二字,即如何尋找歸途的意思。”
他希望,當二林回到私塾,麵對重生歸來的男主,即使在迷茫中,也能找到自已的道路,不必糾結於一時的得失。
二林,也就是宋爭渡,雖然還不明白大哥
給他取這個名字的深意,但他默默地將宋芫的話記在了心裡。
他認真說道:“我明白了,大哥。”
這時,二丫急切地插話:“大哥,那我呢?我想叫寶珠。”
宋芫的嘴角微微抽搐,沒想到這個小丫頭對“寶珠”這個名字如此執著。
“你就叫‘晚舟’,宋晚舟。”宋芫給她念了名字的來由,“興儘晚回舟。”
“你是選擇‘晚舟’,還是‘寶珠’,你自已決定。”宋芫給了她選擇的自由。
二丫的小臉皺了起來,顯得有些猶豫,不知是堅持叫“寶珠”,還是要大哥取的名字。
接著,她好奇地問:“大哥,‘興儘晚回舟’是什麼意思呀?”
一旁的宋爭渡簡潔地解釋:“意思是在儘情享受之後,再乘舟歸來。”
聽到這樣的解釋,二丫的眼睛一亮,她歡快地說:“這句詩我喜歡,大哥,我以後就叫晚舟了。”
宋芫笑眯眯道:“行,晚舟妹妹。”
宋晚舟捂著嘴“咯咯咯”笑起來,又說:“換了名字感覺好怪哦,都不像我自已了。”
宋爭渡也安慰她:“暫時不適應是正常的,習慣了就好。”
“對,就像你剛開始吃辣椒一樣,最初還不適應,吃上幾次,就變得無辣不歡了。”宋芫打趣道。
宋爭渡被宋芫這麼一說,不禁有些尷尬,他摸了摸鼻子,臉上露出了一絲羞赧的笑容。
氣氛隨之變得輕鬆愉悅,離彆的愁緒也漸漸消散了。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驅散夜的涼意,大柱叔的驢車已經等候在門外。
宋芫將行李一件件搬上車,一邊檢查一邊問:“再確認一下,看看還有沒有遺漏的東西?”
宋爭渡仔細地環視了一圈,確定道:“所有東西都帶齊全了。”
“那就好。”宋芫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跳上車,跟大柱叔道,“大柱叔,我們可以走了。”
“好嘞。”大柱叔應了一聲,手中的鞭子輕輕一揚,毛驢便拉著車緩緩行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