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拍攝風格和態度,在前來洛城一周的時間還沒到,就讓投資方給出了高度評價。
甚至有投資方高層私下裡給了方源許諾,在原本片酬的基礎上,會增加一部分的獎金。
他在該片的片酬隻有寥寥的一百八十萬美刀,相比同為主角的庫克的兩千萬,差距不是一般的巨大。
這個數字也是陳嘉琪代表方源沒有討價還價的前提之上,這也是他本人的態度。
能夠首次出演電影就擔任主角,並且還是跟好萊塢的合作,片酬的高低真的變得不再重要了。
何況一百八十萬美刀這個數字,換算成龍元也有一千多萬了,這個數字放在內地的電影項目也算很高的了,尤其對於他這樣的新人演員來講。
所以,方源沒有什麼不滿意的,當然也絕不會拒絕製片方額外的獎勵。
不過對方這麼主動的提出來獎勵自己,還是讓他感到了很大的意外,畢竟西方娛樂資本對藝人的盤剝可是由來已久。
跟庫克合作一周,帶給方源最大的難題就是台詞部分,因為這個人拍戲很有點天馬行空的肆意,十句對白裡會有八句不按照劇本來,即興發揮的比例極高。
這個人還真不愧脫口秀天王出身,語言的天賦無與倫比,甚至誇張到他可以用十種不同的台詞來演同一段戲。
但就是這種沒有幾位導演會喜歡的拍攝風格,卻總能讓即興的創作比劇本台詞要搞笑很多。
可本來英文台詞就不是方源的長項,再麵對這樣的一個“對手”,語言上的應接不暇就在所難免,多半的卡機都發生在他身上。
因為他不僅要記住自己的台詞,還要記住庫克的對白部分。
而導演霍夫曼卻很在乎喜劇效果,一次次容忍了庫克的同時,可就苦了前一天辛苦背台詞的方源。
好在庫克後來乾脆跟方源住進了同一個酒店房間,會提前跟他交流。
看似這個人對台詞不太尊重,實則對劇本中的細節一絲不苟,也正如他之前跟提前跟方源說的那樣,會把劇本內容消化吸收成自己的感悟,然後以自己的詮解將之表現出來。
所以,前一天的“備課”,庫克就守在方源跟前,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方,你應該說這句話”。
而後他把經自己改動的台詞說一遍,再把台詞裡的原版說一遍,果然效果的明顯差距就出來了,這一點讓方源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
當然在動作戲上,方源就成了老師,給了他許多指導,因為庫克不想看上去比方源差很多,幾乎每一個動作都在努力做到最好。
正是由於兩個人的成天泡在一起互補長短,也導致他們之間的友情一天比一天在加深。
到了3月22號,方源即將請假三天,回國參加金笛獎頒獎禮的時候,庫克居然都產生了不舍得讓他離組的表情。
後來去機場送行的人就是他,後來方源才聽說,劇組裡很多人都誤以為他們之間是不是發生了超出了友誼之外的特殊感情。
這種猜測在東方人的眼裡很出格,即使娛樂圈裡的人見過聽過的類似事情已經很多。
但在西方社會,已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所以後來還是有人抱著關心的態度問起來這件事,可是把方源膈應得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