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壬寅之年,暑熱泛濫(2 / 2)

“針刺在配穴,在手法,沒有辯證配穴,抓不住病機,沒有熟練手法,不能針到病除,手法學會了,辯證也必須多多深入。”

“到你了,試試……”

張誌順道長說得很細致,小到連針刺插提的角度都照顧到了。

本就有基礎的秦風,這次學的比上次更快。

不到半個小時,透天涼這門針法他就已經掌握了精髓,剩下的,便隻是一遍又一遍的練習了。

秦風看了下自己的針刺手法進度,發現透天涼進度已經達到了33%。…

而燒山火呢,因為與透天涼手法相通,進度也得到了提升,目前已經是59%。

照這個速度,恐怕要不了幾天,秦風就能夠完全掌握這兩門針法了。

“道長,道長……”

秦風正練習著針法,忽然聽到有人在院子外喊話。

他抬眼一看,是一老婦人。

肩上扛著鋤頭,應該是剛從山上乾完活下來的。

張誌順道長放下砍柴的斧頭,拍拍手,操著一個秦風勉強能聽得懂的方言,“乾啥哩?”

老婦人隔著柵欄,“道長,我孩兒不得勁,有藥米有?”

張誌順道長笑道,“莫事。”

說完,張誌順道長就回到屋裡,出來的時候手裡多了個黃皮紙。

“這個藥七完就莫事了。”張誌順道長把黃皮紙交給了老婦人。

老婦人接過黃皮紙,咧嘴笑道,“謝了昂~道長。”

秦風在一旁看著,有點雲裡霧裡。

從二人的對話中不難看出,這個老婦人的孩子病了,找道長拿藥。

可道長啥也沒問,就直接給藥,會不會太草率了?

等老婦人走後,秦風便開口問道,“道長,那個老婆婆什麼都沒說,你怎麼知道她的孩子得了什麼病?”

張誌順道長解釋道,“今年是壬寅年,丁壬化木,木運太過之年,內經有雲,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所以啊,今年肝木偏濕,脾土偏虛,天地的氣候會使人更容易得暈眩、風疾、腸胃不適之症。寅主火,芒種夏至之時,兩火相鄰,所以啊,今年的暑熱、瘡瘍、傷暑之症會非常多。”

“我就在家裡常備了一些治療這些疾病的藥,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過來了。”

這都是啥啊?

壬寅之年,丁壬化木?

這也太玄學了吧?

“道長,中醫怎麼還跟算命扯到一起了?”秦風詫異地問。

張誌順道長一笑,“這可不是算命,人體之中有陰陽,人體之外也有陰陽,環境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我們古話說過,交上九月九,大夫高抄手,什麼意思呢,就是過了九月九,這個病啊就都藏起來了,大夫們想看病都沒有病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可不僅僅是種子的生長周期,也是養生之道,在萬物歸藏之際,病也會跟著隱藏,到了第二年正月,春一打,病就慢慢發生了,這就是大自然對人的影響。”

好像是這麼個理。

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冬天的病人可不比春夏的少啊。

不過這也並不能說明道長說錯了,隻是現在科技太過發達,社會也與古時候不同。

早睡早起這種人人都知道的養生之道,能堅持的人都少之又少,更彆提其他了。

張誌順道長這番言論,倒是讓秦風覺得命理學說也有了些許的合理性。

人與自然本就是和諧共生,自然規律的確是能影響到人。…

難怪之前讀一些古籍經典總感覺晦澀難懂,看來這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命理學說。

就比如“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這句,這是黃帝內經裡,岐伯說的話,以前秦風根本就看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現在經過張誌順道長一番解釋之後,也隻能說勉強懂了一點,至於壬寅年,為什麼就變成了丁壬化木,而木運又太過,秦風還是不懂。

“道長,那學中醫是不是也得學點算命的知識?”秦風問道。

張誌順道長點點頭,“古時候講的是山醫命相卜,就是養生、中醫、命理、看相、卜卦,都要會一點,這些手段其實就是研究人與自然的生命規律,知曉了規律,也就知曉了問題所在。”

“給人看病其實就是在解決問題,但有時候並不隻是人本身出了問題,有可能他住的地方也有問題,你比方說他住的地方潮氣很重,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懂看相,不懂風水,那再怎麼針灸,給他喝藥,都不能根治他的病,說不定還會導致他的病情加重。”

“能乾預生命的,並不僅僅隻有醫,等你學會了這玄門五術,那這世間疾病便沒有你治不好的!”

謔!

這麼牛!?

秦風聽得熱血沸騰!

世間疾病沒有我治不好的?

嘖嘖嘖,想想就激動!!

就在秦風心潮澎湃之際,大醫秘境的時間到了。

秦風眼前一花,回到了門診室……

“醫生,你這能看頭暈嗎?”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