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自己脫離苦海,董仲穎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回到洛陽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去“救援”段煨嗎?
這時候如果在洛陽耽擱下去,段煨的“墳頭草”都會長老高了,於是,為了自己的手下,董仲穎將洛陽的政務全部扔給了自己的手下,自己帶著張遼和賈詡這兩個人親自前往荊州。
張遼帶兵,而將賈詡帶著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可能的陰謀詭計,在董仲穎的心中,賈詡在這方麵的能力非常強。
“秦王,我們是否要加快速度?”在路上,張遼建議說。
他實在沒有看懂董仲穎的想法,董仲穎行軍的線路非常的“超脫”,與其說是去支援段煨,但是看上去更像一路上遊山玩水,而且董仲穎的確是這樣做的,每到一個地方必定會拜會地方上的豪族,和他們進行親切友好的交談。
對於張遼的建議,董仲穎搖了搖頭說道:“這樣的事情你不懂。”
像張遼這樣認真努力工作的人,自然不懂得摸魚的快樂。
董仲穎雖然沒有正麵回答張遼,但是他的回答代表了一個態度,那就是董仲穎並不是無的放矢的,而是有著目的,有著計劃的閒聊。
“司馬懿在荊州。”賈詡對張遼說道,“秦王想要尋找司馬懿。”
張遼對於這樣的話語很是意外。
“司馬懿並非一人潛逃,他身邊必然有一些護衛在,不然兵荒馬亂,這樣過於的危險了。”賈詡回答說,他到現在還記得過去他差點死在盜匪手中的事情,如果不是段熲的名聲夠大,說不定他就死了。
“這些人是藏不住的,他也並非荊州人士,如何從野地走風險太高了,而在地方上找人,沒有人比那些豪族更為的擅長了。”賈詡繼續說道,“儘管秦王對於那些豪族和世家什麼都沒有說,那些人也會知道秦王真正的意思。”
“一個司馬懿值得秦王這樣大動乾戈嗎?即使他過去弑殺君主,這一次又想要刺殺秦王,他雖然做天下之惡,畢竟他也是一個上不得台麵之人,這樣的人有您對付就可以了,何必需要秦王呢?”張遼又問道。
“這件事情的確不需要秦王。”賈詡回答,“但是又必須要有秦王。因為秦王所謀的並非司馬懿,而是整個天下。借助這件事情,秦王可以收攏那些世家和豪族的人心,司馬懿跑到哪裡,秦王就可以收攏到哪裡。”
“對於那些世家大族和地方上的豪族來說,他們並不是接受秦王的招納,而是為了追擊弑君的凶手,這樣的做法絲毫不會降低他們的風評和聲望的。”賈詡又繼續說道,“追擊弑君的凶手,這是為了天下的大義。”
張遼似乎明白了董仲穎的真意,他再也沒有提出為什麼秦王走的會如此的慢,為什麼會每到一個地方就吃吃喝喝看看舞女,他所要做的事情隻有好好的護衛好秦王,帶領好近衛騎兵隊就可以了。
不過即使走的再慢,董仲穎依然行軍到了襄陽的附近,入駐了段煨的營地,而此刻,司馬懿也在“豪族”和“世家”的“人民戰爭”之中逃到了汝南,開始了他新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