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一搏單車變摩托。”雖然這時候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單車,更不知道什麼叫摩托,但是絕對有人知道,什麼叫做搏一搏。
比如韋晃就是這樣的人。
韋晃和韋康雖然名字很接近,但是這兩個人的地位卻天差地彆。
作為長安最早投向秦王的世家之一,京兆韋氏的韋康現在的地位並不低,他作為楊阜的副手,幫著楊阜處理涼州的政務,而現在楊阜去了洛陽處理更要緊的事務之後,他更是臨時代理了涼州的一把手,當然隻是政務上的。
而韋晃則不一樣,他隻是一個洛陽城中的普通官員,雖然他自稱是京兆韋氏的旁支,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去過韋家,甚至連韋家的側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和京兆韋氏的關係也僅僅存在他的口頭上。
當然比起普通人來說,韋晃的地位還是高的,他是秦王府的中丞司直,屬於秦王府的中級官員。但是洛陽城牆上掉下來一塊磚頭,能砸到的官員說不定也有不少的人品級比他高。
作為中丞司直,他的職責就是負責輔佐董仲穎監察秦王府官員,更為準確的說,是替董仲穎鏟除異己的。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韋晃見多了那些地位比他高,才能比他低,品德比他差的人。
“那些人隻是因為投了一個好胎,才占據了這樣的位置,這不公平。”隨著時間的推移,韋晃的心中越來越不滿了,甚至他對於那些世家大族有些偏見。
直到有一天他獲得了一個機會,有人聯絡他,想要他在洛陽城中起事。
對於這樣的建議韋晃自然一口就拒絕了,這和找死沒有任何的區彆,董仲穎對於洛陽城的掌控力太強了,秦王要誰五更死,那個人絕對三更就死,自己動手免去秦王的煩惱,甚至連讓秦王動手的機會都沒有。
甚至韋晃還將那封勸說他起事的信件上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隻是當張白騎大規模抽調洛陽的兵力去對付袁紹的時候,韋晃又收到了同樣的信件,希望他起事。
而在這封信件之中,告訴韋晃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那就是洛陽的兵力已經隻剩下二千人了,現在兵力之中甚至包括了城防軍、宮中的禁衛還有董仲穎的親衛,可以這麼說,洛陽已經是空城了。
信中說的第二件事情,那就隻有一句話了:“洛陽韋家或許可以從你開始發跡。”
這一次韋晃沒有將這封信件交給任何人。
同樣收到信件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衛仲道,河東衛家的衛仲道。
比起韋晃和京兆韋氏的關係,衛仲道和河東衛氏的關係近了很多,雖然他的根也不是很正,苗也不是最紅,但是,他至少屬於河東衛氏的主枝。
按照他的出身,他很早就被舉了孝廉,隻是他不願意當官,或者說不願意當一個小官,所以才沒有出仕。
之後,他又被蔡邕看中,在蔡邕的勸說下,他才到洛陽出仕了,擔任一個散官。
雖然他這個散官的地位比較尊崇,但是實權卻沒有多少,比起同樣河東衛氏出身的衛覬地位差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