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穎聽了這句話,心中吐槽道:“最近梁〇茹出場有點多,就你那個用兵水平,和我這個連你都不如的用兵水平,隻能是白給這兩個字。”
“非我之敵。”張遼卻說出了不一樣的話語,“土雞瓦狗之輩。”
董仲穎頓時有了信心。
“秦王,我認為袁術的兵多不足為慮,兵精也不足為慮。夫戰,勇氣也,我們僅五千之數,而袁術的兵力卻十倍於我們,卻采取了守勢,這代表著袁術的麾下根本就沒有死戰的決心,甚至恐懼我們。如果列陣而戰,憑借著您用兵的才能,一定可以戰勝袁術,隻是恐怕我們的損失會過大。”
“如果我們能夠成功突襲袁術,袁術可以一戰而破。”張遼又說道。
“可是我們之前用突襲的辦法擊破了濟陽的軍隊,那麼我們使用同樣的策略攻擊袁術可以嗎?”孫權問道。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張遼說道,“相同的招數隻要有效,為什麼不能用上兩次。”
在董仲穎觀察袁術軍隊的時候,袁術也同樣在觀察董仲穎的軍隊。
他第一反應就是,董仲穎的軍隊遠遠沒有兩萬人,可能連一萬人都沒有。這樣營盤的規模完全不匹配他手上的情報。
“這其中必定有詐。”袁術對身邊的人說道,“過去我聽說董仲穎用兵陰險狡詐,今天一見果然如此。”
他仔細觀察著董仲穎的營寨,遠遠望去,董仲穎的營盤十分嚴整。
他又觀察了董仲穎營盤附近的地形,發現小山丘上的草木隨風而動,仿佛有無數個董軍的士兵正在巡邏、操練。
袁術的臉色有些變了,他驚恐地回過頭來對一旁的侍衛說道:“誰說董仲穎隻有二萬人的,看上去他軍隊的規模不下五萬人,對麵山丘上的樹木之中,埋伏著他無數的兵馬。”
他悶悶不樂的回到了自己的營寨之中,思考著接下來該如何做。
他還沒有決定自己接下來的動態,他就獲知了一個噩耗。
他在定陶的營寨被張白騎攻陷了。
張白騎和董仲穎這一對“夫婦”似乎有著“心有靈犀”,當袁術的大隊從定陶撤離了一天後,張白騎就開展了她的反擊。
袁術在定陶的軍隊數量沒有張白騎多,軍隊也沒有張白騎的精銳,有一部分還在濟陽被人殺破了膽,在張白騎的攻擊下,連一天都沒有支撐到,就潰散了。
現在袁術就好比袋子中的豆子,完全在董仲穎和張白騎的夾擊之下了。
“要逃!”袁術不由下定了一個決心,現在的情況不是他如何翻盤了,而是如何在張白騎和董仲穎夾擊下逃命了。
下定決心之後,袁術打算連夜撤退了。
張遼發現,他之前思考的問題白思考了,因為他不用再想著如何突襲在營寨中的袁術了,現在他要做的,是如何突襲在逃跑過程中的袁術了。
這題,他非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