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孫權有些忙,他忙的並不是自己的公事,而是自己的私事。
他在宴請,宴請那些並州人。
作為近衛騎兵隊的副統領,他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多的話語權。
而獲得更多話語權的前提,就是有足夠多的“朋友”。
他很羨慕彆人。
如果他是世家大族的人出身,那麼天然的他就和楊修等人是盟友,他們會為他說話。
如果他是黃巾出身,黃巾出身的人在軍隊中非常多,從張白騎到
如果他是涼州人,那更好了,身上涼州人的標簽代表著他就是董仲穎的自己人,是涼州幫的一員。
可是他什麼都不是,隻是一個從江東而來的質子,能夠坐到他自己現在的這個位置,他都覺得有些僥幸了。
甚至他覺得如果自己坐在董仲穎的位置上,根本不會將近衛騎兵隊的副統領留給他,因為他不配。
不過既然已經坐到了這個位置上,孫權覺得自己必須爭一把。或許他的父兄依靠著的是用兵和勇武,但是他更信賴自己的謀權。
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背景,誰都可以成為他的朋友,他也可以成為其他任何人的朋友。
他將目標指向了那些並州人。
並州人缺少一個領軍人物,更為準確的說,那些並州人並沒有一個領頭的。
宋憲、侯成、郝萌和魏續這四個並州四叛將,不,並州四義士之中,地位最高的是郝萌,畢竟他投效過來的時候官職最高。
但是張遼知道,這四個人有一個最大的汙點,那就是之前的呂布救援事件,雖然秦王並沒有追究這四個人的責任,但是很有可能這四個人的前途就沒有了。
畢竟隻要是一個正常的領導,都不會容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可是私自調動軍隊。
今天你可以私自調動軍隊行“俠義”之事,明天是不是可以私自調動軍隊去砍掉秦王的頭顱。
在並州人之中,還有一個人呼聲很高,那就是高順。高順的確在並州人中的地位高,但是高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之前他是呂布的手下,現在才剛剛到洛陽,孫權怎麼想,董仲穎也沒有膽量讓他去統禦並州人。
所以,孫權才會有拉攏並州人的想法。
他也想過用上他姐姐的“下屬”貂蟬,去拉攏那些並州人。但是這個提議被貂蟬一口回絕了。
因為貂蟬已經想好五年後她也要去邪馬台去追隨呂布,不可能留在洛陽。
更何況,孫權擔心,五年之後,又有多少並州人會被貂蟬拉走呢?
所以他隻能依靠自己,依靠著自己近衛騎兵隊副統領的身份,去和那些並州人一起喝酒,融入到他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