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說道:“世上哪來那麼多詛咒,那隻是高原缺氧而已,通俗來講,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水土不服。”
“隻不過吐蕃那地方,氣候極為惡劣,所以反應更大一些罷了。”
聽到李承乾的話,魏征神色變得古怪起來。
水土不服他是知道的,可是再怎麼水土不服,也是絕對不會導致人失去性命啊。
還有,那高原缺氧又是什麼意思?
怎麼聽都沒聽過?
不過,對於李承乾,他還是有一種近乎狂熱的崇拜的,現在不理解,隻是因為李承乾解釋的還不夠深刻。
李承乾看出魏征的意思,說道:“那吐蕃地處高原,他的海拔要高出我們這裡許多,而海拔越高,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也就越少。”
“氧氣這東西,就是我們平時呼吸中最重要的成分,正是因為有這些氧氣,我們才能存活。”
“所以要是氧氣變得稀薄之後,呼吸就會變得困難了,就會有窒息的感覺。”
“那吐蕃人,生來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所以能夠很好的適應等地的情況。”
“可是我大唐人,生活在平原上,氧氣含量要十分充足,突然去到一個氧氣稀薄的地方,自然就會不適應,出現頭暈嘔吐的狀況。”
聽到李承乾侃侃而談,魏征大概已經明白了的原因。
結合那些士兵傳回來的詛咒的模樣,和李承乾口中的水土不服的情況,的確十分相符。
隻是,雖然找到了原因,但是這件事依舊無法解決。
如果是其他人為因素,或許還有辦法可以解決,但如果是這種老天爺管的事情,似乎還真沒招了。
若是說誰有辦法的話,或許也隻有太子殿下了吧?
魏征眼巴巴的看著李承乾,嘿嘿一笑,說道:“殿下,您博學多才,那請問。您是否有解決這水土不服的辦法?”
經過剛才李承乾的話,魏征現在已經不怕吐蕃和吐穀渾聯手了。
他現在隻怕一件事。
那就是打敗吐蕃後,如果無法克服水土不服的情況,豈不是白白打敗了?
到時候人家縮回老家,自己卻無法過去管理,那不是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李承乾說道:“想要解決,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隻要我們在軍隊中挑選一些身體素質好的來,然後將他們派往高原駐紮,等時間長了,自然就適應了。”
“當然,過程要循序漸進,高度要一點點的增加,千萬不能一下子就去高原,不然的話,無論是誰,都會受不了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雖然無法達到吐蕃那些人幾十年的水平,但是想必應該不會影響作戰。”
魏征聽後,覺得李承乾說的十分有道理,這樣雖然時間長了一點,倒是勝在有效果。
等唐軍適應之後,就是大唐的龍旗插在高原之時!
魏征愈發覺得太子殿下真是一個神人。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每次自己找他談話,他的觀點與發明,對他來說都是醍醐灌頂。
“殿下,您之才華,哪怕我大唐臣民所有人加起來,怕是也不及您半分啊!”
“微臣對您佩服的五體投地,崇拜之情,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最後,微臣還有一事不明,希望太子殿下能夠解惑,這些東西,您究竟該怎麼知道的?”
在魏征的印象中,李承乾可從來沒有去過吐蕃,可是他卻對那裡簡直是如數家珍,不僅十分了解,更是能夠提出解決辦法。
李承乾嗬嗬一笑,說道:“先生,剛才本宮不是說了麼,讀書知道的,您沒事兒的話,也該多讀一讀書了。”
嗯?
這是……再說自己讀書少?
魏征心中還是十分不服氣的,因為他自認為自己也算是博學多才,怎麼在李承乾這裡,卻總感覺他看不起自己一樣?
隻不過,這關於高原氣候的書,他還真是沒讀過。
這書到底哪有?
貌似也沒聽過啊!
魏征自問飽讀詩書,可是跟太子殿下一比,還真是有些自閉了。
“多謝殿下解惑,那殿下您先歇息,微臣就告退了。”
魏征得到答案,於是便恭敬的轉身離開了。
而他之所以這麼急迫,自然是要去找李二,告訴他這件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離開東宮,魏征直奔禦書房。
魏征剛要進去,就被宮人攔住了。
嘿,這可真是奇怪了。
平時魏征出入禦書房,那可是絕對自由的。
今天攔住自己乾什麼?
魏征當即不滿了:“快放我進去,我有要事起奏陛下,耽誤了大事,我唯你是問!”
那宮人也是一臉為難,若是換做其他大臣,被攔了隻會老老實實的離開,可偏偏是魏征,他可是連皇上都敢罵的存在!
那宮人連忙道:“魏大人,您彆生氣,陛下正在禦書房休息,剛才吩咐,任何人都不準打擾,您就彆為難小的了。”
“若是您真有要事稟報,那就先在這裡等上一等,等陛下醒了再進去如何?”
在睡覺?
魏征這次罕見的沒有不爽起來。
因為他也知道,最近這段時間,李二因為吐蕃和吐穀渾的原因,幾乎沒怎麼休息。
心神勞累,適當休息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