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說完,大家就各自散去,隻留下張誠和婁小娥還有秦京茹三人在房間裡。
人一走,婁小娥和秦京茹就雙雙貼了上來,齊齊鑽進張誠的懷裡,死死的摟住了張誠的腰。
張誠知道倆女是在為未來彷徨,伸手在兩女的背上親拍起來,安慰兩女道:
“好了,小娥、京茹,你們不用擔心,我的本事,你們難道還不清楚嗎?”
“放心,我們都會平安無事的!”
話是這樣說,但張誠感覺兩女並沒有因此而放鬆,索性就抱著兩人坐到了床上,給兩女講起了現在的港城,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來。
但說實話,張誠其實也不是很了解,六十年代的港城是個什麼模樣。
有限的了解,也不過是通過港劇和電影才有那麼一些,似是而非的認知。
不過,僅僅是這些,就足以引起倆女的興趣了。
尤其是聽張誠說起,港城比國內要經濟發達,有不少高樓大廈和大彆墅、小汽車,隨便住隨便開,女人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和首飾出門逛街等等。
兩女恨不得現在就馬上去港城,去見識一下什麼是人間繁華。
至於先前的擔憂,也早就拋到了腦後,你一句她一句的追問起張誠來。
在秦家吃過飯後,張誠就又帶著婁小娥去了婁家,將已經安排好秦家的事情告訴了婁父。
當然,這些隻需要張誠告訴婁父就可以了。
至於要怎麼做,相信婁父絕不會出半點差錯。
也是!
想當初,在劇中,在起風的檔口,國內形勢那麼嚴峻,婁父都能安全帶著一家人平安跑到港城。
而今距離起風還有足足六年,形勢還相當寬鬆,婁父要是還不能安全帶著人走的話,張誠都要看不起他了。
在婁家吃過晚飯,張誠兩口子再次回到西跨院。
之後的幾天,張誠又回歸到了正常生活,沒有表現出半點異常來,將精力全都放在了那一百多畝的荒地上。
在張誠想來,哪怕是他就要走了,也要為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高產玉米,就是他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
畢竟,過了60年,還有61年,直到62年底,災情才有所緩解。
有了這些高產玉米打底,相信,國家會有所統籌安排,糧食總要比曆史上的時候多點,也會少餓死一些人。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是一個星期過去。
難得的是,這一天,乾了一個冬天的老天爺,竟然在傍晚時分下起了大雨。
雨下得很大!
但可惜,這麼點雨,還不是全國範圍內下的,對於已經持續了兩年的旱情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緩解作用。
相反,還會給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的水患。
而張誠呢!
在剛下雨的時候,他就有了預感。
他預感到,今晚,就是婁家他們離開的時候。
果然,就在當晚十二點的時候,婁家就行動了起來。
婁振華找來了五輛大卡車,冒著雨將婁家搬了個空的同時,也派出了兩輛小車,悄悄接上了隨時都做好離開準備的秦家七口。
婁家的行動很迅速,僅僅一個小時時間,兩家人就冒雨出了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