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鄉一共有十三個村子,都不太大,有的村子甚至就是一個大的自然屯形成的。
並且,從方向上來看,倒也很好走,新星鄉政府就建了紅旗村,而紅旗村也處於這十三個村子的中間地帶,一條省二級路將十三個村子東西串了起來,不過往縣裡去,出了村子就得往東南去,不走這條省二級公路,基本上都是村村通公路了。
說巧還真是巧,沿著這條省二及公路往東六個村,往西六個村,兩個方向各半數。
省二級公路倒是沒事,不用擔心,所以,李南星現在主要就是進了村子,然後沿著村與村之間的村村通水泥路往前走。
一路上,他四下裡望了過去,不禁皺起了眉頭,這地方還真是要命,好多小山包子,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崗子地,土地極為不平。
好不容易找到幾處平整的土地,有的還是河套地,弄不好一發水就給衝了,顆粒無收。就算不發水,雨水稍微大一些,也容易形成內澇,真是很要命。
看起來,這地方要想靠種植業發展起來,純粹就是天方夜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過,也正因為這獨特的地形地勢,讓這裡湖泊眾多,野河泡澤,那是一個接著一個,李南星一路走過去,倒是形成了幾分錯覺,感覺自己不像是在北方,好像是身處在江南水鄉呢。
“人家吳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咱們這裡可倒好,是四丘地水各三分。丘陵、水麵占了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才是地,老百姓活著,真的很難啊。”
孫曉濤看著外麵的風景,卻是不禁憂心忡忡地歎口氣道。
他今年五十五歲,是土生土長的新星鄉人,當年大專畢業就投身家鄉建設,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家鄉依舊如前,半點也沒有改變,讓他每每提及,總是扼腕!
而李南星之所以帶他來,也是因為覺得他骨子裡和謝鯤鵬一樣,都是想乾事能乾事的人,並且也沒那麼多複雜的心思,隻不過就是因為地方政治生態和政治環境的問題,讓他根本無法施展身手去乾事罷了。
當然,帶他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今年都五十五歲了,在鄉鎮待了這麼多年,最後卻隻是混了一個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的中層乾部職務,連個副鄉長都沒當上,原因也就耐人尋味了——要麼,就是他人品和工作能力不行,要麼,就是他不會逢迎拍馬,跟領導沒搞好關係。
現在看起來,毫無疑問是後者——這也是那些真正能乾事的人的通病,因為,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而忽略了能夠升遷提拔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恰恰就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之外的東西。
而這樣的人,對於李南星現階段來說,才是切實可用之人。
就是他有些擔心,這位老大哥年紀太大了,五十五歲了,還能不能燃起最後的工作熱情來。
不過從剛才他突然間誇了自己那麼一句來看,唔,應該可以吧?
“想要改變這裡,其實也有很多辦法,隻不過,這就要看領導們如何找準切入點進行發力了。可惜,這麼多年,每一任領導來了,注重的都隻是穩定還有短期效益,導致一任班子一個打法,缺少政策連續性,結果東一鱗西一爪的,雖然四處挖井,卻是沒有一口真正能出甜水的井啊。”
楊雙全也歎了口氣道,沒有其他人,他說話也就大膽了一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xiaoshubao.net。小書包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