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第三段養殖激勵計劃(2 / 2)

在於魯維德商議後,確定了第三階段的家禽養殖激勵計劃,目的是通過這些藥材來提高小鎮的養殖規模。

並把處理好的成品藥材粉,稱作為祛瘟粉,作為官方稱呼。

第三段的激勵計劃內容,就是將祛瘟粉和大蒜作為養殖廠必備的飼料添加物,強製性的讓養殖戶每隔半個月投喂一次。

市政廳會大力宣傳祛瘟粉的功效,打上特殊魔藥的標簽,給予養殖戶擴大規模的信心。

祛瘟粉和大蒜都是需要錢購買的,這樣一來養殖戶就增加了養殖成本,要想彌補這部分損失,隻能按照市政廳的說法,加大飼養規模。

有官方信譽做擔保的情況下,奧丁相信會有人冒著風險試一試的,隻要確定雞瘟不會複發,其他的養殖廠一定會效仿,紛紛擴大養殖規模。

到這,隻是這是激勵計劃的第一步。

商業區的養殖廠隻有六座,就算全部擴大規模,對整體家禽市場而言增益也不會太大,所以激勵計劃的第二步,就是繼續興建養殖廠。

然後通過免租的方式,讓那些小養殖戶通通入駐進來,擴大養殖規模,在獲得足夠的利潤後,在一次性付款買下整座養殖廠。

這樣一來,不僅養殖規模提高了,賣廠房的錢也不會損失,隻不過時間上稍微晚些而已,對奧丁來說根本無所謂。

當然,免租是有期限的,最長三年。

養殖激勵計劃一出台,小鎮上的養殖戶都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是嘗到了養殖的甜頭的,隻不過被雞瘟嚇到了而已。

如今被貼上特殊魔植標簽的祛瘟粉,如同一針強心劑,命中了養殖戶們的要害之處,都不用市政廳怎麼費力勸說,主便動要求購買回家喂食。

建築隊那邊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在達格的配合下,養殖廠的建造速度奇快。

五階爆土熊王對土係魔力的掌控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地步,隻需要達格往規劃好的空地一站,就能控製土壤進行蠕動。

達格的智慧也能理解工人們表達的意思,按照規劃好的圖紙,不用半小時就能形成一米多深的穩固地基。

建造一棟養殖廠,達格起碼為建築隊減少了五天時間。

七…八…九…十…十一…

一座座養殖廠在商業區拔地而起,按照計劃標準,養殖廠的數量要足夠容納小鎮全部的中型養殖戶。

這樣一來,二十座養殖廠是跑不了的,加上本來就有的六座,最終商業區會出現二十六座養殖廠。

另一邊

奧丁在地圖上,把這五十拉姆的藥田解鎖,賜下可以加速生長的木元素。

為什麼是五十拉姆而不是三十拉姆,那是因為他想讓移栽的藥材快速生長起來,以滿足小鎮養殖戶的需求。

雖然這樣做有些浪費,但事關重大,浪費一點也不打緊。

每拉姆藥田可以吸收15滴木元素,效果則是藥草體型增大30%,生長速度提升30%,藥性提高50%。

這幾種效果都非常不錯,含有藥性的草葉會更大,恢複得也更快,藥性的增加能讓祛瘟粉起到更強的藥效,將雞瘟徹底扼殺在搖籃中。

養殖激勵計劃再穩步的進行當中。

商業區的養殖廠每建好一棟,市政廳就安排養殖戶入駐進去,並順帶提供一批雞苗,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把家禽數量提起來。

一個月後,激勵計劃初顯成效。

最開始擴大規模的老養殖大戶陸續完成擴大指標。

養殖廠有四層,每一層又分為四處獨立的飼養間。

原本每個飼養間隻會喂養最多不超過一百五十隻家禽,整棟廠房也就二千四百隻,在雞瘟爆發後,他們甚至把數量下降到二千隻都不到。

而如今,在有了祛瘟粉做保障後,他們將每個飼養間的家禽數量提高了五百隻!

聽起來有些誇張,但實際上,奧丁當初在設計廠房的時候,就是按照這個飼養密度來設計的。

每個隔間五百隻,一整棟八千隻,這個飼養數量才算是真正發揮出了廠房的養殖潛力。

六座廠房加起來就是四萬八千隻,在後麵,還有二十座建成的和尚未建成的養殖廠房在向這個數字靠攏。

麵對日益增長家禽數量和養殖廠房,市政廳不得不下設一個養殖管理機構,對養殖廠房進行專項管理。

祛瘟粉的投喂工作不在是將祛瘟粉售賣給養殖戶,讓養殖戶自己投喂的方式。

而是由管理部門親自對養殖廠進行投喂工作,養殖戶隻需要按照飼養規模繳納費用就行。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主要是擔心有人鋌而走險,抱著僥幸心理不喂食或者少喂食祛瘟粉。

在飼養密度如此大,家禽交易如此頻繁的情況下,雞瘟一旦爆發,將會對小鎮的養殖業產生滅絕性的危害。

完善的管理製度,也意味著小鎮的養殖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除了投喂祛瘟粉,養殖專項管理部門還對廠房免租期限進行監督,按時收回廠房費用。

另外,考慮到養殖規模,在以後說不定還會建立一個專門孵化雞苗,為養殖戶提供雛雞的孵化基地。

過大的養殖數量勢必會導致雞苗供應不足,養殖戶自己孵化雞苗又會很耽誤出欄時間。

一個大型的雞苗專供基地,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還能為市政廳帶來一筆收入。

就這樣,奧丁老爺把孵化基地的建造,放在二十座養殖廠之後,等養殖廠全部建造完畢後,就開始興建孵化基地。

時間一天天過去,商業區的規模越來越大,在第三階段家禽激勵計劃下,所有的老舊養殖民房全部拆除。

中型養殖戶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獨立廠房的大型養殖戶,享受著新政策帶來的致富捷徑。

現在小鎮上的小型養殖戶,就是那些利用新住房所帶的前後小院,飼養的少量家禽。

他們的飼養數量,不會超過五十隻。

而且這樣的飼養散戶現在也不多了,並且還在慢慢減少當中。

現在留給他們的隻有兩條路。

其一就是徹底不養了。

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一群臭烘烘的家禽做鄰居,況且還是在居民區的中心一環,散戶被排擠是小鎮經濟發展,居民富裕的必然結果。

其二就是跟那些中型養殖戶一樣,積極響應激勵計劃,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

除了這兩條路,他們彆無選擇。

總而言之,在過個一兩年,養殖散戶就會正式退出巨石鎮的舞台,而密集型養殖業將會崛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