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豎子!(1 / 2)

隨著劉弗陵上台,方才還念《還願疏》的劉靖則站在其身旁。

“怎麼回事?為什麼真變成了弗陵皇子?景皇孫於神明台祈雨成功時,咱們可就在這兒啊。”

“你還看不明白,太子謀反了,這是無可奈何之舉。”

“再無可奈何,也不能奪天之功!”

“唉,生死大事,保住命再說。換你你敢不同意?這恐怕也是陛下有意保全太子,所以不可讓景皇孫真的坐實了祈雨成功的名頭,要不然,群臣死死的抓住太子謀反,難不成陛下還真要連誅太子宮不成?”

下方。

能在此地的期門軍,和羽林軍,基本上都是功將子弟,眼前一幕根本瞞不住他們。

隻是後方缺少消息渠道的百姓,卻是將信將疑,再聯係起來劉弗陵的出生十四個月的傳說,一時間,議論更加洶湧。

“肅靜!”

章贛聽著身邊人的討論,臉色有些不對勁。今日之事看似搶功,但必須要做。

當下今日定下事實,任何的質疑,也終將煙消雲散。

“可以開始了,弗陵皇子。”章贛趕忙提醒。

而劉靖則是先撕下開篇,畢竟上麵有自己的名字,且直指主題——不好讓其看到。

突然的變化,劉靖轉念一想就明白了。

群臣乃至陛下,都想讓自己退一步。

讓出功勞,可保全太子宮!

隻是……這怎麼可能?

先不提他根本不會讓。

從始至終,他甚至不承認這次太子宮所為,就是過!

故而,他不僅不後退,還要繼續迎頭硬剛!

……

而此刻,劉弗陵的聲音已經響起,他還記得叮囑,從頭到尾讀完便可。

【自太祖高皇帝立我大漢國祚,而今已百二十年……】

【白登之圍後,我漢室弱,而匈奴強……無奈開啟我漢室公主和親匈奴之策……縱然漢室卑微至此,匈奴亦三番五次侵我疆土、殺我子民……】

【故而,漢室與匈奴,勢不兩立也!】

當稚嫩的聲音響起之後,底下民眾全都一靜……

這段他們剛剛聽過。

但剛剛趕來的群臣,以及劉徹可是第一次聽。

頓時,劉徹連連點頭,包括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臣子們,也是讚同不已。

“景皇孫說的對啊……我漢室與匈奴,本來就勢不兩立!”大臣中,有人低語。

“放什麼屁,現在是弗陵皇子!”有官員很快提醒。

頓時,群臣連忙改動口風。

同時他們為了聽清楚,也隨著陛下往另一邊的台階而去。

劉弗陵的聲音則繼續響起。

【惜我漢室,太祖高皇帝之後;又經呂氏亂政……幸得良臣忠將護佑……文帝登基……自春秋起,首推賢君者,為我漢室孝文帝。文帝之賢,賢於恭儉、賢於愛民、賢於寬政!】

讀到這裡的時候,其有些字還不認識,劉靖也一一指出。

而此刻。

劉徹身旁,有臣子似乎回憶起,年少時祖輩曾說過的孝文帝治下,不用擔心會被隨時誅族,不用擔心巫蠱,一切都那麼平和,紛紛默然起來。

就連百姓之間,也有老人回憶起往昔,開始感歎懷念。

配合著劉弗陵接下來的聲音。

七八十年前的大漢畫卷,似乎也徐徐展開

【惟孝文帝,知百金為中人十家之產,棄露台而省百金……所用帷帳皆無文繡……造陵寢無金銀銅錫……】

【文帝愛民……勸趣農桑,減省租賦、廢田畝稅,曆經景帝……至我朝陛下登基之初。府庫餘財,膏庾儘滿;京師之錢,累計百萬;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而不可食,民間牛馬,阡陌成群……”

【故,我漢室之興,為百姓之興!】

“好!”

這時,不知道是誰突兀喝了一聲好,此地衣衫襤褸的百姓,原本灰暗的眼神之中,更是亮起了光。

“文帝是個好皇帝啊!”

“如此節儉的帝王,古今罕有,可為什麼……”

“噓!”

……

此刻,劉徹的臉色已經有些不對勁了。

他不由得抬頭看向旁邊,“祖父當年,如此寬政?”

臣子皆是怯懦不敢言。

其實不用旁邊的臣子回答,劉徹自己都比任何人清楚。

所以,他又呢喃道:

“先祖有自己的擔當與責任,朕也有自己的使命!天下人怎又怎會懂?”

果然!

隻聽劉弗陵的聲音繼續響起。

【當今陛下,有稱霸四海之心……登基之初,大刀闊斧,改革政弊……唯才是舉……掃除匈奴,一雪前恥!東征西討,開疆拓土!】

【以至如今……匈奴弱,而我漢室強!】

【我漢室若有名傳後世之功,首推陛下也!】

……

“好!”

這一次,則是劉徹身邊的臣子,頓時稱讚。

有了之前的口誤,大家這一次非常識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