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侯爺放心,我肯定會儘心儘力的教這小丫頭,以後,我護著她。rdquo;顧昭華語氣熟稔的很。
顧昭華和陸家也是熟的,以前沒少跟著趙恒到陸家蹭飯。
若是彆人說這樣的話陸伯山倒是要好好思量思量有沒有什麼彆的心思,但他知道,這孩子心思坦蕩,絕不會有苟且心思。
他一向拿瑾兒當自己妹妹疼愛,瑾兒的個性也是張揚,他不在京的這段時間的確是要有個人看著她好些。
ldquo;爹爹,師父說我有天賦的很,將來說不定能成大齊第一女將軍呢。rdquo;陸瑾覺得,她還是有這個實力的。
陸伯山看著女兒心裡歎了口氣,能不能成第一女將軍他倒是不在意,可千萬彆成了第一混世魔王就好。
他回京就聽夫人說,瑾兒在學校打了兩個貴女,雖說是那兩名貴女先欺負做絲綢生意的董家的女兒,瑾兒看不慣她們欺負人,這才路見不平。
但動手總是不對,尤其,還在人家小姑娘的臉上畫了隻鸚鵡hellip;hellip;
夫子罰她寫檢討,她倒好,說自己是行俠仗義,還給大家講墨子救宋的故事,說比起孔孟,她更喜墨家行俠仗義。
還說身為國子監的學生,不應該隻遵循孔孟之道,更應該發揚墨家精神。
人人身懷絕技,個個熱血忠勇,以兼愛天下的胸懷、路見不平的俠氣、獨步天下的絕技,成為令文者讚武者敬的集成大家。
還說這些都是她三哥教她的,她三哥是鬼穀的穀主,隻身前往契丹議和的大英雄,學問,武功,謀略都是一流,這才是真正的大家。
最後總結,那兩個欺負人的小姐回家多讀點書,見見世麵,士農工商是一家,離了誰都不能行,彆一天天的耀武揚威,覺得自己了不起,沒了董家的絲綢鋪子,大家都得光著上學堂。
以後遇到這種事,她還會行俠仗義,大力發揚墨家精神。
夫子差點被她氣的暈過去,學生卻跟著起哄,說她說的對,墨子的行俠仗義比起循規蹈矩的孔孟有趣的多。
好好的檢討會變成了墨子的表彰會,夫子氣的把魏銘都叫去了,不然還真沒法收場了。
當然,那日陸伯山也被夫子叫去了國子監,問他的意思,能不能給孩子換個班?
他當時就拒絕了,想什麼呢,怎麼可能換班的,彆的班的老師也受不了啊,家裡的夫子被她氣跑幾十個了,好不容易能進國子監,不能開這個頭。
陸伯山想想,覺得這師父認得還行,學生不教,師父之過嘛,以後國子監的事情就交給顧郡王吧,反正他是郡王嘛,地位高,權力大,他這個侯爺可比不上。
陸伯山拍拍顧昭華的肩膀:ldquo;那就有勞了。rdquo;
ldquo;侯爺這是哪裡話,其實這一趟本該是顧家之事,父親不在京中,昭華年輕扛不起重擔,侯爺大義,昭華沒齒難忘,侯爺放心,京中有我,您一切安心,張氏兄弟乃我顧家人,這是我的信,侯爺若有需要,他二人聽憑差遣。rdquo;顧昭華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陸伯山。
陸伯山為了表明自己誠意,並未帶兵出京。
張氏兄弟鎮守山西多年,因山西乃是趙家先祖發家之地,對此地格外看重,重兵把守,兩兄弟手中的兵力,堪比節度使兵力,若能得他們相助,自然是更有底氣。
其實他也想過借力打力,隻是,他和張氏兄弟沒什麼來往,自然不好張這個口,這封信真是及時雨。
ldquo;多謝郡王。rdquo;陸伯山朝顧昭華抱了抱拳。
顧昭華一向不拘小節,大笑道:ldquo;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收了這小丫頭做徒弟,是昭華占便宜了才是。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