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自知之明(1 / 2)

楚王好細腰 錦公子 4397 字 2024-04-19

孫夫人視線從女兒身上收回時,朝主位上看去,大概是自己年紀大了,就喜歡看這樣恩愛又登對的小夫妻。

且不說彆的,就單論皇後娘娘的容貌有幾個人及的上的。

更彆說家世財富,做人呐,得有自知之明。

彆說她的女兒還小,就是年歲相當她也不會讓女兒入宮為妾,嫁到好人家做正是娘子不好嗎?

樣貌,財富,出身都比不過皇後,進了宮隻能自取其辱。

想當年,那時皇上還是不受寵的楚王,大婚時他可是親自登門求她能在大婚的腰帶上的珠子縫上,隻為求個夫妻和順,白頭到老的好意頭。

試問這點,能做到的男子有幾個,更何況那人是王爺。

那時她就篤定楚王殿下日後一定是個好夫君,果然,不論他是太子還是皇上,後宅就沒有傳出過亂七八糟的事。

她不敢說他做了皇上一定是一代明君,但看他做的事,不管是後宅還是前朝,絕對不可能是昏君。

孫夫人注意到劉夫人的目光和舉起的酒杯,也舉起自己的回敬了一杯。

劉夫人,孫夫人和宋夫人三人經曆相似,夫君是同科進士,這些年都是靠自己走到今日的。

說實話,趕上好時候了,若不是皇上打壓世家,也輪不到他們這些小地方考進京的出頭。

那個時候正是世家沒落新貴崛起的巔峰。

劉夫人的長女已經出嫁,隨著夫君外放,家中長子還未娶妻,幼子才滿十三,在府中連個說體己話的都沒有,倒是常和孫夫人,宋夫人組局。

京中婦人也和朝堂一般,有自己的圈子,清流圈,世家圈,武將圈,清流不近交世家,世家不近武將,這是大家心知肚明說不破的規矩。

劉禦史在府中從不說朝堂之事,他是禦史,乾的都是得罪人的事,都是糟心事,自然不會回家說,讓夫人為他擔憂,但這是他的職責,禦史就是警鐘,該敲就得敲。

劉夫人的消息一般都是從孫夫人,宋夫人那裡知道。

所以最近,劉大人有些怵夫人出門,一般出門回來他是回不去內宅的,幸好家裡沒外人。

唉,做禦史真的難,裡裡外外不是人。

劉禦史心情鬱悶,看堂堂九五之尊的皇上,大庭廣眾之下跟個奴才似的伺候皇後,心裡直搖頭,一國之君不能耽於美色,還是要彈劾。

還有那些個大臣,縱容女兒穿成那樣不得體的樣子,這是宮宴,不是青樓,也要彈劾。

今日的宮宴魏家也來參加了,這是魏家出事後近一年裡魏家人第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麵。

畢竟,前幾日皇上下旨,魏銘接替常祭酒職位,任大齊第十三任祭酒,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祭酒。

不過,也並不意外,魏銘之前在翰林院任職時便兼過國子監的博士。對於他的才學,無人質疑。

魏銘自回京就十分低調,甚少出門,今日參加宮宴,人氣依舊不減,同齡人爭相與之攀談,後宅婦人們看他的眼神也是無比的慈祥,恨不得自己的兒子能和他多說幾句話,沾一沾文曲星君的仙氣。

便是劉禦史那般挑剔的性子,看到魏銘的眼神也是柔和的,自家兒子的學問差遠了。

經曆了這麼多,魏榮性子比之前沉穩許多,便是看到一些意味不明的眼神,聽到些酸話,也不會上前爭執。

倒不是因為如今魏家失了勢,而是沒意思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