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的僧侶每天都要去鎮上解決鎮民遇到的問題,成了人們爭相詢問的對象,一些好事的僧侶把皮克失蹤那晚,江北連夜把索菲婭和米歇爾帶到教堂居住的事說了。
鎮民們順理成章地把這個異常的舉動和皮克的失蹤聯係了起來,各種摸不著影子的傳聞順勢而起,並隨著越來越響的議論聲,很快在鎮上擴散開。
這些傳聞的結論驚人一致,皮克已經死掉並被毀屍滅跡,原因是他對索菲婭做了些什麼,招致了兜帽牧師的報複,也就是情殺。
區彆隻在於這位礦二代是怎麼被殺死,以及屍體是如何處理和藏匿的——介於“案發”地點在水晶湖附近,一種論調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同,皮克的屍體被切成碎塊,丟進水晶湖喂了魚。
在這些傳聞下,江北樹立起來的聖光牧師形象搖搖欲墜,僧侶不是不能殺人,但為了爭奪女人殺人就不對了,何況還是一位遺孀,而且絕不會這樣殘忍地處理屍體,那完全違背聖光之道。
對這些傳聞和江北的境況,多米尼克是喜聞樂見的,在他眼中,江北在鎮教堂就是個刺頭式的存在,身為一個卑微的典籍僧侶,從未尊重過他這位主祭,也不接受他的招攬,甚至屢次讓他麵上無光。
現在的情況不能說有利,因為事情鬨得太大,最後肯定會影響到鎮教堂和他自己,但至少眼下可以吐口氣了。
其他僧侶的態度也有些微妙,江北來到閃金鎮後,做的幾件事在鎮教堂是“史無前例”的,最要命的是讓鎮民們形成了一種觀念,這才是真正的聖光牧師。
就像樹立了一個標準,他們每次出去辦事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哪裡做得不好,被人議論不虔誠,現在標準出了狀況,這是好事,隻不過沒人敢表現出來。
索菲婭儼然也感覺到事非尋常,尤其這件事牽扯到她,變得更加小心翼翼,極少離開閣樓,更是很少去找江北,仿佛這樣能減輕他的嫌疑。
江北另一個最親近的人,格斯諾對這些傳聞的反應要強一些,自從成為江北的信徒,他對江北就一直有種發自內心的尊重,領悟聖光後,這種尊敬感更強了,江北名譽受損比自己挨罵還難接受,這天忍不住找過來,抱怨道:“老師,鎮上都議論成什麼樣子了,你不準備做些什麼麼?”
“嘴巴長在人家身上,愛怎麼議論就怎麼議論,”江北也覺得這件事的風向不太對,但對他還造不成實質性的影響,“你相信那些傳聞麼?”
“呃,”在格斯諾的觀念中,皮克這種人死不悔改,被江北殺掉倒不是完全沒可能,猶豫了一下才回答道:“老師,說實話,這件事我……半信半疑。”
“半信半疑。”江北斟酌了一下這四個字,覺得完全不理鎮上的傳聞並不妥當。
格斯諾是他的信徒,依舊持半信半疑的態度,鎮民們怎麼看這件事可想而知,等皮克的屍體出現,輿論肯定還會進一步發酵,局麵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索菲婭、格斯諾、艾倫,甚至是安度因,這些和他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人也會非常被動。
除非,皮克的屍體能永遠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