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沒有多少鬥誌,隻想享福。
沒有人願意子承父業。
他們打了半輩子仗了,打仗已經深入骨髓了。
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孫後輩能接替他們,成為軍中的悍卒。
可他們的子孫後輩沒有子承父業的意思。
所以他們很不高興。
寇季了解的這個情況以後,稍微思量了一下,果斷的決定,推行全民兵役製度。
寇季比任何人都清楚,武力才是一個政權的根本。
一個政權若是失去了武力,那就離死不遠了。
慶國的宋人有資格享福,因為他們的一切富貴都是他們自己雙手拚殺出來的。
但是享福的同時,絕對不能荒廢武力。
不僅如此,還得不斷的加強武力。
寇季將自己的想法跟軍中的幾個將領說了一下,得到了他們一致響應。
辭彆了軍中的將領以後,寇季帶著人,跟著寇天賜趕往了已經更名為慶都的韓都。
韓都的城池並不大,不及汴京城三分之一,已經發展了多年了,人口也沒有暴漲上去。
繁華程度更沒辦法跟汴京城相比。
唯一可取的就是在韓都內有一座天下最大的書院,占地麵積,書籍儲備良,超過了大宋任何一家國學。
山長寇準,更是有天下聖賢之名。
寇季站在韓都外,看著那低矮的城牆,看了許久,最終決定將韓都拆了重建。
韓都內除了文昌書院外,剩下的地方全部拆了重建,包括那個看著比汴京城原寇府大宅大不了多少的原高麗王宮。
不是寇季想要勞民傷財,實在是韓都沒有一件寇季看得上眼的。
彆的不說,就拿下水來說。
汴京城的下水道裡能跑馬,江寧府的下水通道足足有六尺長。
而韓都內的下水道,就隻有桶口粗細。
最關鍵的是,還不是遍及整個韓都,而是直通原高麗王宮和高麗幾個大勳貴的府邸。
寇季在領著人入城的時候,一邊巡視韓都,一邊考慮著重建的計劃。
到了韓都的原高麗王宮,寇季讓寇天賜和向嫣看著安置跟隨過來的人,他帶著蘇洵、狄青、包拯前去文昌書院裡拜見寇準。
文昌書院很大,裡麵有樹林、有假山流水、還有池塘、廊道、亭台閣樓更是多不勝數。
在文昌書院內,有兩個巨大的建築。
一個是集體講學用的思賢堂,一個是用於藏書的白石樓。
思賢堂很大,是個圓環形。
外環是一圈廊道,廊道的牆壁上雕刻著各種先賢文典籍。
讀書人可以在廊道裡讀書,也可以坐在廊道邊上的長座上欣賞先賢典籍。
內環也是一圈酷似廊道的樣子,隻不過沒有廊道那麼多的柱子。
腳下有三階,每一階長八尺。
上麵放著桌椅,桌椅邊上還立著一個書架。
每一套桌椅書架,配備一位學子。
先生就在正中露天的圓台上講學。
圓台四周是一圈圓形的水環,似乎通著地下水脈,有活水流淌。
雨天下的雨,也會彙入水環中。
白石樓是一個占地麵積比思賢堂還大了十倍的藏書樓。
通體以白石搭建,有三層,高四仗,雕刻了許多頗具漢家文風的東西。
在白石樓四周,是一圈環形湖,環形湖存在的目的,是為了防火。
三層白石樓。
第一層是巨大的抄本和印刷本的藏書室。
第二層原籍藏書的地方,一般不對外開放。
第三層是藏一些名家孤本的地方。
目前一層已經有二十萬冊書籍,二層和三層相對會空曠一些。
畢竟慶國文昌書院建立不久,底蘊還沒那麼深厚。
以後大食書籍中的一些珍品被藏入其中。
一些不怎麼珍貴的會放在二層。
一層全部放的是手抄本或者印刷本,供人翻閱。
毀了就毀了,不用心疼。
寇季帶著人在文昌書院裡找了一圈,最後在思賢堂內找到了寇準。
寇準坐在思賢堂內的圓台上假寐,身邊有兩個老仆伺候著。
寇季到了以後,並沒有驚動寇準,幾個人就在一旁候著。
一直到寇準醒了,寇季、蘇洵、包拯、狄青四人才迎上前。
寇準也不知道吃了什麼靈丹妙藥,人不僅沒見老,反而變得又年輕了許多,一頭黑白相間的頭發,如今徹底變成了一頭黑發。
若不是他臉上的皺紋並沒有消減,寇季都會認為他是真的返老還童了。
“祖父……”
寇季跪在了寇準身前呼喚了一聲。
寇準愣愣的打量了寇季兩眼,在寇季身邊盤桓了一圈,狐疑的道:“王曙舍不了富貴?”
寇準心思通透,沒看到王曙的身影,就知道王曙舍不得汴京城的富貴,沒有跟寇季一起到慶國。
寇季清楚,寇準在意的不是王曙,而是王寇氏和王遠。
寇季略微搖了一下頭。
寇準撇了撇嘴,低聲罵了一句,“蠢貨……失去了你我祖孫庇護,他還想留在汴京城享福,他想得美。
就他那點本事,沒有你我祖孫庇護,根本撐不起現在的職位。
被人拉下馬是遲早的。”
寇季直言道:“這種事情,我沒辦法幫他做選擇。他自己決定留在汴京城,我隻能順了他的心意。”
寇準歎了一口氣,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隨他去吧。他自己犯蠢,我們祖孫能幫他一次,幫不了他一輩子。
憑借著你我祖孫留下的福澤,他無論犯多大的事情,都能保住性命,至於官爵,不提也罷。”
寇季點點頭。
寇準看著寇季,笑嗬嗬的問道:“功成身退,是不是心裡特彆不是滋味?”
寇季淡然笑道:“還好……”
寇準哈哈大笑,“當初你勸誡老夫功成身退,老夫心裡難受了好些年。如今也該你小子難受了。
不知道怎麼了,一想到你難受,老夫就想笑。”
寇季哭笑不得的看著寇準。
寇準大笑了好久,絮絮叨叨的道:“你既然到了,那韓地的一切就不用老夫操心了,老夫可以醉心於學問了。
無事一身輕,快哉!美哉!”
寇季好笑的道:“就這麼點芝麻綠豆大的地方,還需要您操心?您的學生梁適,治理起此地,都輕而易舉。”
寇準感歎了一句,“有些人不省心啊。”
寇季一愣,皺眉道:“族人?”
寇準點點頭。
寇季沉吟著道:“我不記得許過他們什麼特權。”
寇準幽幽的道:“咱們寇氏從沒有以王族自居,可此地的百姓都將我寇氏當成王族。一些族人,被人吹捧的多了,自然就膨脹了。”
寇季皺眉道:“祖父可不是那種心慈手軟的人。”
寇準低聲一笑,道:“老夫之所以縱容他們,就是想給天賜孩兒練練手。隻是你如今接手了此地的權柄,那他們就無用了。
人是老夫放縱出來的,但是老夫沒心思去搭理他們。
所以就交給你處置了。”
寇季眉頭一展,哭笑不得。
寇準笑問道:“聽說你要拆了韓都重建?”
寇季笑道:“我隻不過是在韓都門口感慨了一句,祖父就知道了?”
寇準笑著道:“有人總以為巴結好老夫,就能得到大好處。”
寇季點頭笑道:“些許小人爾,無需理會。我確實有重建此地的想法。”
寇準直言道:“營造一座城池,需要花費的錢財可不是一星半點。以韓地如今的稅賦,還不足以幫你營造一座你心目中的城池。”
寇季爽朗的笑道:“您恐怕對我的財力有所誤解。”
寇準遲疑道:“天賜到了此地以後,為了治理此地,前前後後撒出去了四千萬貫錢。你還有錢?
如今彆說是正經百姓了,就是那些罪籍,如今都過著頓頓吃白麵的日子。
此地的罪籍沒有鬨過事,一部分是因為你設立了戶長製的緣故,一部分就是因為頓頓有白麵吃。”
寇季笑道:“您老怕是從來沒有關係過家裡到底有多少錢財。”
寇準沉吟道:“四千萬貫僅僅是一部分?”
寇季笑道:“一成吧。”
寇準倒吸了一口冷氣。
寇季周遭的蘇洵、包拯、狄青也瞪大了眼。
“這麼多?!”
寇準失聲問道。
寇季笑眯眯的道:“我這個大宋財神,又不是吹出來的。元山鐵騎和悍山軍在外麵的時候,純粹就是搶劫,搶的還是富庶的地方。沒點豐厚的家底,那才奇怪呢。”
寇準強壓下心頭的震驚,不輕不重的道:“那你造吧……能造多大造多大。”
頓了一下,寇準又補充道:“器械作坊、造船作坊,也得擴大。最好再重新營造一下海邊的三處碼頭。
還有錢莊,那可是個好東西,最好能一次性在此地各府、各州、各縣立起來。
通往各處的官道,必須重新擴建。
驛舍、官衙,最好也重建一番。
各地的蒙學、縣學、府學,也得重建一番,裡麵最好建上藏書樓。
最最關鍵的是,必須用我大宋的匠人。”
寇季一愣,失笑道:“您老還真是不客氣。知道我手裡有一點閒錢,就可勁的花。”
寇準瞪了寇季一眼,“老夫這麼說,也是為你好。”
寇季點頭笑道:“我自然知道祖父您的心思,您是想借著這一次全境的重建,將此地所有高麗的痕跡抹除乾淨,為我寇氏奠定穩固的基業。”
寇準哼了一聲,“知道就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