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是高興了,可遠在大宋北境的楊文廣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近二十萬的遼兵,黑山威福府外,他覺得壓力很大。
黑山威福府是在原西夏的黑山威福軍司的基礎上建立的,以前是西夏毗鄰遼國的一角,如今是大宋毗鄰遼國的一角。
黑山威福府東邊是遼國的西京道、北邊是遼國的西南道。
黑山威福府歸了大宋以後,被大宋改為了路。
隨後路改府的時候,又改成了府。
以前是王凱駐紮在此處。
後來兵製改革的時候,王凱被調離。
楊文廣帶著鎮北軍入了此處,坐鎮大宋北疆邊陲。
遼皇耶律隆緒此次為了破開大宋北境可是下了血本,他調遣了西京道和西南道的所有兵馬,以及所有部族的勇士,湊出了一支二十萬的大軍。
黑壓壓的一群,看著十分瘮人,
黑山威福府左右沒有高山,幾乎是一馬平川。
時間雖然已經到了四月,可黑山威福府內外除了能看到一些青草和百姓們剛種的莊稼外,什麼也沒有。
所以遼兵出現了以後,黑山威福府內的人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大將軍,要不要向朝廷求援?!”
鎮北軍忠武將軍王義,陪著楊文廣站在一處新建不久的城頭上,沉聲發問。
楊文廣放下了遮擋風沙的手,眉頭緊鎖著道:“求援?求什麼援?你覺得寇樞密會帶兵從河西過來馳援我們,還是官家會帶兵從幽州城過來馳援我們?
如今我大宋的兵馬不是在河西,就是在燕雲,我大宋境內除了一部分留守的禦林衛和捧日軍外,幾乎沒有其他兵馬。
你總不能指望捧日軍和禦林衛丟下了汴京城,過來幫我們對付敵人吧?”
王義麵色凝重的道:“遼兵足足有二十萬之多,我們隻有五萬鎮北軍,可擋不住……”
楊文廣瞪起眼,喝道:“我大宋禁軍號稱可以五萬戰敵十萬、十五萬,難道就不能給對方二十萬兵馬一教高下?”
王義一臉苦澀。
楊文廣歎了一口氣,道:“王義,我也知道,在這一馬平川的地方,用五萬兵馬,對敵二十萬騎兵,幾乎跟找死沒區彆。
可即便是找死,我們也得擋住他們。”
楊文廣回身,看著後麵的黑山威福府府城,聲音沉重的道:“因為我們背後承載的是我大宋千千萬萬百姓的性命。
我們若是敗了,遼兵勢必會殺進我大宋腹地。
而我大宋腹地如今守備空虛,遼兵一旦進了我大宋腹地,就猶如進了無人之境。
到時候,遼兵對我大宋百姓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王義咬著牙,“可即便我們拚上了性命,也未必能攔得住遼兵。”
楊文廣突然笑了,“那也未必……”
王義一愣,追問道:“大將軍您還有其他準備。”
楊文廣搖搖頭。
王義神色一黯。
楊文廣開口笑道:“敵人雖然有二十萬之數,可實力比我們差了不止一星半點。根據斥候彙報,二十萬遼兵當中,除了遼國西南路十二班軍實力會強橫一些外,其他的遼兵都是臨時從西南路和西京道的各部族抽調的。
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強,甚至可以說是一幫烏合之眾。
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他們。
我們真正要麵對的隻有遼國西南路十二班軍。
遼國西南路十二班軍,在數量上比我們多一倍。
但是在戰鬥力和軍備方麵,卻比我們弱了許多。
所以我們有實力跟他們一教高下。
遼兵臨近以後,我會率領五萬鎮北軍,對遼兵發起進攻。
而你,需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王義遲疑了一下,盯著楊文廣道:“大將軍請吩咐。”
楊文廣點頭道:“黑山威福府是軍管府,府內的百姓都是半民半兵。我作為此地鎮守,有抽調他們加入到軍中,一起抵禦外敵的權力。
所以隨後開戰以後,我會下令讓他們化民為兵。
到時候我對陣遼國西南路十二班軍,你就帶著他們對付遼國其他的部族兵。
我相信,合我黑山威福府一府之力,一定能將遼兵擋在我大宋之外。”
王義神色有些黯然的道:“如此一來,黑山威福府恐怕就剩不下多少活人。”
楊文廣沉聲道:“那也比遼兵闖進我大宋,讓我大宋剩不下多少活人要強。”
王義咬牙道:“既然大將軍您已經決定了,那麼卑職自然會照做。”
楊文廣點頭道:“下去準備吧。我所料不差的話,遼兵稍作休整以後,就會對我黑山威福府發起攻擊。
所以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耗下去。”
王義點了點頭,下了城牆。
楊文廣沉著臉,下令鎮北軍,準備出城迎敵。
黑山威福府不比大宋其他地方,沒辦法據城而守。
大宋其他地方的城池,幾乎都是依山、依水而建,且橫跨在往來的必經的要道上。
敵人想要進軍,除了攻城,彆無他選。
繞道而行幾乎不可能。
所以在大宋其他地方,可以借著城池,將敵人擋在大宋之外。
往往一座雄關雄城,能讓敵人望而卻步。
但是黑山威福府不同。
黑山威福府所處的位置在平原上,四處都是一馬平川。
遼兵可以不用攻打黑山威福府,就出現在黑山威福府府城的後方。
所以楊文廣要阻止敵人進入大宋,隻能出城迎敵。
就在楊文廣調遣鎮北軍同時,城外的遼兵已經稍作了休整,黑壓壓的逼了過來。
楊文廣立馬吩咐親兵,“去看看王義那邊準備的如何?”
親兵答應了一聲,快速的下了城頭。
沒過多久以後,親兵就返回了城頭,對楊文廣道:“大將軍,王將軍那邊已經準備妥當了。”
黑山威福府的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府內。
早在鎮北軍的斥候探查到了遼兵的動向以後,楊文廣就下令讓那些在城外種田的、放牧的百姓退回了城裡。
所以王義召集百姓很容易。
再加百姓們中間多是軍屬,或者是退出了軍務的將士,又或者是曾經西夏的兵卒。
所以他們很熟悉軍中的那一套。
一通鼓聲以後,不需要王義多說什麼,百姓們已經自覺的彙聚到了城內的校場。
王義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分發兵刃。
其他的什麼也不用多做。
臨時任命軍官之類的事情,存粹就是多餘。
黑山威福府是軍管府,所以府內百姓編戶的時候,采用的都是軍中的那一套。
召集起來以後,原先的甲長,會擔任軍中的什長,各巷管事,會擔任軍中的部頭,各大巷管事會擔任軍中的營正。
以此類推。
所以黑山威福府內的百姓,召集起來容易,用起來也容易。
楊文廣在得知了王義已經召集起了百姓以後,便沒有在多言。
他下了城頭,跨坐在了馬背上。
在遼兵即將抵達黑山威福府府城前的時候,率領著兵馬毅然決然的衝出了黑山威福府府城。
伴隨楊文廣衝出府城的兵馬,隻有四萬五。
剩下的五千多將士居於城牆上,將城牆當成了高地,用火炮轟擊敵人。
戰鬥在楊文廣衝出府城的那一刻起開始打響。
楊文廣率領著五萬兵馬衝出了黑山威福府府城,立馬被遼兵發現。
楊文廣隻有五萬兵馬,而遼兵卻足足有二十萬之多。
所以遼兵麵對楊文廣的五萬兵馬,根本就不帶慫的。
遼兵統帥張儉,直接下令讓二十萬遼兵全部殺向裡楊文廣,力求一次性擊潰楊文廣。
雙方一起策馬奔騰,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徹在整個黑山威福府。
“殺!”
楊文廣率軍衝到了敵人近前,怒吼了一聲。
衝鋒在最前列的鎮北軍將士,毫不猶豫的丟出了手榴彈。
衝鋒在後的火槍兵,舉著槍,對著遼兵就是一通猛射。
隻是一個照麵,數千遼兵就倒在了馬背下。
但即便如此,遼兵也不帶慫的。
因為相比他們龐大的數量而言,數千兵馬並不足以傷到他們的根本。
在簡短的手榴彈投擲和箭矢、子彈互射過後。
雙方瞬間廝殺在了一起。
隻不過,跟遼兵殺成一團的,隻有楊文廣,以及他身後兩萬多皮甲持刃的將士。
另外兩萬火槍兵,在快要衝到遼兵跟前的時候,果斷掉頭,從兩翼離開。
然後一邊從兩翼回旋,一邊用手裡的火槍跟遼兵對射。
火槍兵存在的目的,就不是為了跟敵人正麵硬碰硬的。
唯有借著冷兵器騎兵跟敵人周旋的時候,用火槍打擊敵人,才是最適合他們的作戰方式。
感謝‘擦5?2刀’一千書幣打賞!感謝‘騎豬追摩托5’一百書幣打賞!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