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覺得朕的皇兒配不上他閨女嗎?!”
曹皇後輕笑道:“官家此言差矣,天下間,哪有咱們皇兒配不上的女子。應當是天下間的女子,配不上咱們皇兒才對。”
趙禎臉色緩和了幾分,哼了一聲道:“理當如此!”
曹皇後繼續道:“臣妾聽聞,寇樞密很疼愛自己的閨女。或許就是因此,他才不願意將閨女送進宮。”
趙禎又不樂意了,“朕的皇宮是虎狼窩嗎?有那麼可怕嗎?”
曹皇後笑著沒有說話。
趙禎黑著臉道:“以前或許有些不堪,可經過了朕和你一同整治以後,朕皇宮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
曹皇後沉吟了一下,道:“或許寇樞密不這麼認為……”
趙禎哼了一聲,道:“他不願意讓閨女給朕當兒媳,朕就偏要讓他閨女給朕當兒媳。”
曹皇後嘴角露出了淺淺的笑意,沒有再多言。
趙禎坐在曹皇後邊上,盤算起了如何將寇季的閨女討進宮給自己當兒媳婦。
就在趙禎暗自盤算的時候,宗正寺的人到了。
宗正寺的人給新誕下的皇子做了詳細的記錄以後,退出了曹皇後寢宮。
隨後,呂夷簡三人到了。
三人入了寢宮,向趙禎和曹皇後施禮過後,就一個勁的往床邊躺著的那個小嬰兒身上瞧。
趙禎見此,掀開了小嬰兒繈褓,讓他們看了個夠。
呂夷簡三人瞧見了他們想看的東西以後,大笑著離開了曹皇後的寢宮。
臨走的時候,王曾還笑著對趙禎道:“自此,我大宋無憂矣……”
趙禎深以為然。
呂夷簡三人後不久,曹玘夫婦入了曹皇後寢宮,觀看了一番自己的外孫。
曹玘夫婦離開以後,就再也沒有人進入到曹皇後寢宮。
朝堂上的那些文武大臣,沒那個資格。
他們隻能通過呂夷簡三人的嘴得知皇子的詳情。
呂夷簡三人出了曹皇後寢宮,就帶著滿朝文武到了垂拱殿。
除了寇季以外,滿朝文武齊齊聚在垂拱殿。
一直等到了入夜以後,趙禎才出現在了垂拱殿。
趙禎在百官們施禮過後,左右瞧了一眼,問道:“寇季呢?”
滿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言語。
最後還是內侍省都知低聲稟告了一句。
“寇樞密說,他身體抱恙,要回府養三五日……”
趙禎撇撇嘴。
寇季明顯是躲著他。
然而,寇季越是如此,趙禎就越想將寇季閨女討進宮給他當兒媳婦。
在趙禎看來,他將寇季的兒子寇天賜當成親兒子對待,還將閨女嫁給了寇天賜。
寇季就該將他兒子當成親兒子對待,應該將閨女嫁給他兒子。
趙禎沒有向百官們宣揚此事的心思,所以就沒有再提及寇季。
他吩咐呂夷簡三人,將皇子誕生的消息昭告天下。
同時加封了曹氏夫婦、曹佾等。
在大赦天下的時候,追問了一番刑部尚書,得知了今歲的囚犯已經被發配到邊陲以後,果斷下旨大赦天下。
最後,象征的說了一句金吾不禁,舉國同慶。
之所以是象征性的說了一句,是因為現在汴京城內,早已沒有人在意宵禁。
……
寇府。
寇季回到了府上以後,就直奔後院。
到了後院,就看到了向嫣抱著閨女在散步。
向嫣見到了寇季,略微一愣,“皇子降生,你不是應該待在宮裡聽旨嗎?怎麼回府了?”
寇季沒有回答向嫣問題,而是十分認真的對向嫣道:“我準備送閨女去習武。”
向嫣一臉愕然的盯著寇季,“讓閨女去習武?”
寇季鄭重的點頭。
向嫣皺眉道:“為什麼?”
寇季沉聲道:“以後誰想娶我閨女,就得先打過我閨女。”
向嫣一愣,思量了一下,眉頭一展,看著寇季一臉驚訝的道:“官家想讓咱們閨女當皇子妃?”
“呸……”
寇季啐了一口,惡狠狠的道:“他想的美!”
向嫣見此,一臉哭笑不得,“還真是……”
寇季冷哼道:“我閨女絕對不可能當什麼皇子妃。”
向嫣遲疑道:“彆人求都求不來的事情,相公你為何要拒絕?”
頓了頓,向嫣又道:“曹皇後誕下的皇子,那可是嫡長皇子,這意味著什麼,相公你應該清楚。”
寇季不屑的道:“他還不是太子!就算他是太子又如何?我閨女就不進皇家的門。”
曹皇後誕下的嫡長皇子,意味著什麼,寇季自然清楚。
曹皇後誕下的嫡長皇子被立為太子的幾率高達九成。
先天的嫡長子優勢,就決定了他在奪嫡的時候處在了有利的位置。
一旦趙禎有心立太子,百官們一定會奏請趙禎依照嫡庶之間的規矩立嫡長皇子為太子。
再加上他母族是曹家,有曹家支持,他被立為太子就幾乎是鐵板上釘釘的事。
除非他自己先天不足,又或者後天夭折。
曹皇後誕下的嫡長皇子寇季看過,並沒有什麼先天不足之處,也沒有什麼病症。
所以,除非他後天人為夭折,不然太子之位非他莫屬。
但太子,並不代表就是大宋官家。
大宋立國之今,被冊立為太子的人,有四人。
但是以太子身份坐上皇位的,卻隻有兩人。
寇季才不在意曹皇後剩下的皇子會不會成為太子。
就算成了太子,他閨女也不嫁。
“相公不願意讓閨女入宮,那便不入。”
向嫣見寇季態度堅決,就笑著說。
寇季一愣,狐疑的道:“你剛才不是說彆人求都求不來……”
不等寇季把話說完,向嫣就笑著道:“對啊,妾身說的是彆人,可不是咱家。”
寇季失聲一笑。
向嫣繼續笑道:“隻是讓閨女去習武的事情,妾身還希望相公可以三思。”
寇季歎了一口氣道:“我也是被官家嚇到了,所以隨口一說。她現在還一丁點大,話都不會講,怎麼習武。”
“相公知道就好……”
寇季陪著向嫣說了會兒話,緩解了一下心情以後,就不再思量此事。
此後幾日。
寇季也沒有進宮,就留在府上陪家人。
……
汴京城不會因為寇季足不出戶而靜止不動,大宋朝亦是如此。
寇季在府上足不出戶的幾日。
嫡長皇子誕生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天下。
大宋上下一片歡慶。
百官們因為朝廷有了繼承人而感覺到高興。
百姓們因為趙禎有了兒子為趙禎趕到高興。
總之,大宋上下所有人都因為嫡長皇子的誕生高興了起來。
各地紛紛獻上了祥瑞。
各藩屬也紛紛獻上了厚禮恭賀。
就在大宋上下都高興的時候。
大理卻陷入到了無儘的哀傷當中。
大宋得了建昌府以後,大理上下都以為,大宋跟大理的戰事就此了結。
可大宋拿到了建昌府不足兩個月,大宋的兵馬再次出現在了大理境內。
短短三天,打破了半個東川府。
大理上下俱驚。
毫無疑問,此次又是大理冒犯到了大宋。
東川府府主,在大宋拿下了建昌府以後,蠱惑著建昌府內那些小部族的人,悄悄的逃離了建昌府,回到了大理。
此事被種世衡發現以後,種世衡派遣朱能,率領一萬兵馬南下,攻打東川府。
半個東川府被拿下以後。
大宋和大理雙方再次進入到了新一輪的和談中。
大宋幾乎用跟之前一樣的方式,將東川府收入到了囊中。
大宋和大理的戰事再次告一段落。
但此次戰事結束以後。
大理郡王段素真,派遣了高智升,率領著十萬兵馬,坐鎮會川府,盯住了建昌府內的種世衡。
種世衡將此事告知給朝廷以後。
寇季和趙禎商議了一下,派遣狄青,率領五萬禁軍,悄然南下。
就在大宋朝廷謀劃著對大理徹底展開攻勢的時候。
交趾的戰事也起了變化。
隨著交趾軍、安南軍、以及大食人建立的神恩軍,三方衝突不斷的加劇。
交趾徹底亂成了一鍋粥。
大食人在借著大宋軍備建立了神恩軍以後,立馬跟安南軍分道揚鑣。
他們脫離了安南軍和交趾軍的戰場,一路南侵。
有馬木留客相助,他們幾乎無望而不利,攻占了交趾近七座城池。
交趾郡王見此,不得不分派重兵去對付大食人。
重兵被調遣去對付了大食人,抵抗安南軍的交趾兵馬就少了許多。
安南軍借此機會,一路西進,攻占了交趾五城之地。
安南軍攻勢之所以如此迅猛,也得益於交趾和大食人。
大食人的出現,刺激了山林裡的那些巫。
巫為了對付大食人,不斷的將山林裡的那些蠻人派遣出來,加入到了安南軍中。
安南軍兵馬數量直線上升。
安南軍過慣了問大宋朝廷討要軍備的習慣,所以在兵馬數量上升以後,就果斷派人找朝廷討要軍備。
以寇季的黑心腸,自然不可能將軍備白給他們。
他們必須付出一定的錢財。
然後,安南軍就將他們在交趾境內繳獲的錢財,一股腦的交給了寇季。
寇季拿到了錢以後,十分大方的將軍備送到了他們手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