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0章 大理的名人(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4486 字 2024-04-18

楊允賢聽完了寇季這套歪理,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

寇季眯著眼看向了楊允賢,淡然道:“難道我說的不對?”

楊允賢有求於寇季,自然不可能逆著寇季的意思說話。

他在聽到了寇季的問話以後,神清略微僵硬的點點頭,附和道:“寇樞密言之有理……”

“虛偽!”

寇季在楊允賢話音落地以後,毫不客氣的批判了一句。

楊允賢立馬僵直在了原地。

寇季冷哼道:“你分明是不讚同我的說法。”

楊允賢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麼。

寇季冷聲道:“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所有的情誼,都是假的,都是暫時的,唯有利益才是永久的。

你也是身居朝堂之人。

居然看不透這一點。”

楊允賢抿著嘴不說話。

寇季繼續道:“你回到了大理以後,站在大理的朝堂上好好看看,就會明白我的話。等你什麼時候參透了我的話,你什麼時候就能在大理擁有和我一樣的地位。”

楊允賢略微愣了一下。

寇季淡淡的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楊允賢遲疑了一下,對寇季深深一禮,“多謝寇樞密指點……”

寇季毫不在意的擺擺手,“我看你是個上道的人,所以隨口提點你幾句而已。你能不能借此飛黃騰達,那就得看你自己的悟性。

我聽聞,你們大理有一個姓高的人,就深諳此道。

你若認識他,可以向他請教一番。”

“高?!”

楊允賢微微眯起了眼,“寇樞密說的可是高智升?”

寇季假裝思索了一下,道:“不錯……是高智升……”

楊允賢沉聲道:“寇樞密居然知道高智升?!”

寇季瞥了楊允賢一眼,淡然道:“我身為大宋樞密使,掌管著大宋兵馬,擔著大宋上下百姓的安危,自然要好好了解一下各藩屬中的英才,以便於隨時掌控他們的動向,避免他們坐大,危害到我大宋。”

楊允賢盯著寇季道:“寇樞密的意思是,高智升有危害到大宋的可能?”

寇季幽幽的道:“據我觀察,他是一個不甘於屈居於人下的人。”

楊允賢心頭一跳。

寇季又道:“據我所知,大理楊氏和大理高氏,實力跟大理皇族段氏不相上下。大理高氏的實力,隱隱還比大理段氏高一線。

有如此實力,為何要屈居於人下?”

楊允賢聞言,看著寇季的目光裡多了一些警惕,他懷疑寇季在挑撥大理段氏、楊氏、高氏之間的關係。

寇季深深的看了楊允賢一眼,淡淡的笑了笑,沒有再聊這個話題。

寇季在楊允賢警惕的神情中,笑著道:“說說吧,你準備求我什麼,有準備拿什麼交換。”

楊允賢見寇季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再遲疑。

楊允賢鄭重的道:“外臣有一個族弟,身在風琶部中,而風琶部如今被貴國兵馬占著。為了避免他出什麼意外,外臣想請寇樞密行個方便。”

寇季聞言,愣了一下,然後似笑非笑的盯著楊允賢道:“殺我大宋四位官差的那個商人,不會就是你族弟吧?”

楊允賢急忙搖頭,辯解道:“外臣的族弟是做木料生意的,很少涉足大宋。他去風琶部,是因為風琶部的首領發現了幾棵上好的香木。”

寇季淡然笑道:“我就姑且相信了你的話。你覺得你族弟的性命價值幾何?”

“兩萬貫……”

楊允賢開口給了一個報價。

寇季臉色微微一冷道:“你覺得我是缺那兩萬貫的人嗎?”

楊允賢咬了咬牙,道:“寇樞密要多少?”

寇季不屑的道:“低於十萬貫,我都懶得張嘴。”

楊允賢瞳孔微微一縮,心裡暗叫,好大的胃口。

寇季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淡然道:“我乃是大宋樞密使,掌大宋六十萬精兵,稍微張一張嘴,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覺得求我辦事的人會少嗎?出的價錢會低嗎?”

楊允賢聞言,知道是自己小遜了這位天朝上邦樞密使的權力和實力了,當即他咬著牙道:“十萬貫便十萬貫。”

寇季緩緩點頭,“你離開汴京城的時候,我會派人先行一步趕去風琶部所在的城池知會一聲。你返程路經風琶部的時候,直接拿錢去領人就行。”

“多謝寇樞密……”

楊允賢鄭重的一禮。

寇季擺擺手,不再言語。

楊允賢知道寇季已經失去了理會他的意思,當即也沒有再開口,就陪著寇季靜坐著,一直等到親衛將厚禮送到了寇府以後,才起身告辭。

寇季並沒有出口挽留。

他找上楊允賢,目的就是為了點出高智升。

看看楊允賢回到了大理以後,會不會跟高智升掐起來。

若是楊允賢聯合大理郡王段素真,跟高智升掐起來的話,大理或許會生出一些亂子,也說不定。

寇季隻是隨手下了一步閒棋。

並不太在意。

楊允賢若是聯合大理郡王段素真跟高智升掐起來的話,對大宋有巨大的好處。

若是不掐的話,對大宋也沒有什麼壞處。

大理使節楊允賢離開了寇府以後,次日便辭彆了趙禎,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寇季依照約定,派人去大理的風琶部給朱能傳了一句話,便沒有再關注此事。

寇季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瑞聖園。

經過了幾個月的翻譯,範仲淹一行人翻譯的大食醫書有了一些成果。

三百多人一起翻譯。

翻譯出了三百多部醫書。

寇季派人拿著三百多部醫書,一起上了文昌學館。

到了文昌學館內以後,寇季找到了文昌學館內醫科的先生。

之所以選文昌學館醫科的先生,而非宮廷裡的禦醫,是因為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比宮廷裡的禦醫更加豁達,也更具研究精神。

宮廷的禦醫在入了宮廷以後,一個個幾乎都是守著自己祖傳的那些醫術混跡,毫無進取心,也毫無研究精神。

反觀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在入了文昌學館以後,在教學生之餘,研究出了不少藥方。

甚至在教學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藥方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

如今有一樁功德要落下,寇季自然希望落在更具有研究精神的文昌學館的醫科先生身上。

畢竟,大食傳過來的一些醫術,還需要驗證。

若是交給了宮廷裡的禦醫,他們未必會驗證。

但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們,一定會驗證一番。

寇季趕到文昌學館醫科的時候,學子們正在上課。

寇季沒有打擾他們,悄然的進了先生們居住的校舍。

一走到校舍區域,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材味。

寇季在校舍內走了一圈,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人。

一位年五旬,姓高的大夫。

高大夫,是此前寇季請到文昌學館內的那位九指神醫的高徒,已經出師多年。

他不僅學全了九指神醫的所有醫術,還自己研究出了許多藥方和醫術。

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其他的先生還會藏一些家傳的醫術。

但是他將他研究出的藥方和醫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學生們。

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寇季找上他。

畢竟,在這個門戶之見頗深的年代,能摒棄門戶之見,將自己獨有的醫術大方的傳出去的人,少之又少。

寇季找上高大夫的時候,高大夫正在熬藥。

“高先生……”

寇季入了高大夫所住的校舍,略微施了一禮。

高大夫吩咐熬藥的藥童,接過了熬藥的差事,他搭理了一下衣裳,走到寇季麵前一禮。

“草民見過寇樞密……”

寇季失笑道:“你可不是什麼草民。我記得此前惠民藥局推出的一道治療傷寒的湯劑出了問題,還是你斧正的。

官家感念你的功勞,賜了你官身。”

高大夫淡然笑道:“草民並沒有領受。”

寇季略微一愣,“為何不受?”

高大夫坦言道:“多一層身份,做事的味道就變了。”

寇季緩緩點頭道:“也是……許多人在當官之前,十分謙遜,當了官以後,就盛氣淩人;許多人在當官之前,胸中有無數豪情壯誌,當了官以後,就將一切都拋在了腦後。

高先生為了秉持本心,放棄為官,十分令人敬佩啊。”

高大夫聽到了寇季這話,一臉苦笑,“寇樞密可是有重大的差事交給草民?”

寇季笑道:“何以見得?”

高大夫十分直白的道:“以您的身份,突然恭維草民,肯定是有什麼差事要交給草民。而且還是一件十分難辦的差事。”

寇季坦言道:“確實有一個差事交給你,而且還是一份美差。”

高大夫一臉不信。

寇季沒有多言,隻是吩咐了一句。

“屋裡說話……”,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