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4章 撲朔迷離(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5107 字 12個月前

做皇帝做到趙禎這個份上,除了用可憐形容外,已經找不到其他形容詞了。

趙禎真心實意的將寇季當成兄長對待,寇季又豈會真的鐵石心腸的丟下他。

“我沒有離官家而去的意思,我隻是對官家輕易交出寶璽感覺到憤怒。”

寇季咬著牙沉聲道:“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因為那個寶璽。宮內發生的一切,也是因為那個寶璽而起。越是如此,我們就越應該守住寶璽,將那些魑魅魍魎,一網打儘,儘數掐死。

唯有如此,我們才對得起我們這些年的所作所為。

我們不能倒,更不能哭。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應該堅定的走下去。”

趙禎紅著眼,重重的點頭道:“朕向四哥承諾,以後不會再拿寶璽說事。”

寇季點點頭,道:“宮裡發生的兩樁命案,我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一會兒我跟你一起回宮,回宮以後就著手調查此事。

不過,我一個人在宮裡調查此事,困難重重,所以我需要武德司的人配合我。”

趙禎鄭重的道:“朕會吩咐武德司的人,聽從四哥的調遣。”

寇季遲疑了一下,盯著趙禎道:“如果……如果真查到了楊太妃的頭上,官家打算如何處置?”

此事寇季必須問清楚。

趙禎痛苦的閉上雙眼,低聲道:“貶為庶民,流放千裡。”

寇季眉頭一挑,“饒她一命?”

趙禎吸著冷氣,心痛的道:“她對朕有養育之恩。朕若殺了她,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寇季歎了一口氣,沒有在再多言。

眾口鑠金,再大的權勢,也難敵天下悠悠眾口。

一些愚孝的故事,對古人的影響很大。

即便官方的律法對愚孝和孝順給出了辨彆的條文,但百姓們中間絕大多數人依然信奉著愚孝,並且代代相傳,從未斷絕。

為母舍子,那是值得被稱讚和傳揚的佳話。

為子舍母,那會被百姓們所不齒。

楊太妃若是真的害了皇嗣,那是她的罪過。

可若趙禎因此斬了楊太妃,那就是趙禎的罪過。

百姓們會因此將趙禎描繪成一個不孝的人。

大宋奉孝,趙禎身為大宋官家,若是不孝,他在民間的威望將會大大減弱。

趙禎若是想維持現狀,什麼也不做的話,那他將楊太妃斬了也就斬了。

民間的百姓再怎麼議論,對他的影響也不大。

可趙禎隨後要革新文製,其中最需要的,就是取得百姓的信賴。

若是在還沒有取得百姓們信賴的時候,就先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那百姓們誰信你?

“入宮吧……”

寇季淡淡的說了一句。

他心裡已經有了決定。

若是楊太妃謀害皇嗣,是情有可原的話,他可以放楊太妃一馬。

若楊太妃是其中主謀的話,他不介意斬了楊太妃。

殺人不過頭點地,欺負人也不是這麼欺負的。

不能見趙禎仁慈,就將趙禎往死裡欺負,讓趙禎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

至於斬了楊太妃以後的後果,寇季一點兒也不在意。

趙禎又不可能殺了他,無非就是在朝野上下的輿論中罷了他而已。

但他現在還在乎罷官?

真要罷了官,他很快也能得到起複。

趙禎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謀害皇嗣的主謀記恨他。

滿朝文武也不可能因為他斬殺了一個斷絕社稷大統的人記恨他。

即便是有一些不願意看到寇季起複的人,從中阻撓,也起不了什麼太大作用。

寇準經營多年的門生故舊,以及他經營了多年的關係,不是白經營的。

他真要斬了楊太妃,唯一要承擔的惡果就是,不能再由武轉文,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

畢竟,朝野內外,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一個斬了皇帝養母的人,坐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

滿朝文武不記恨他是一回事,願不願意看他坐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又是另一回事。

寇季和趙禎出了屋舍,一同下了文昌學館。

寇準站在半山腰上,瞧著趙禎和寇季並肩下了文昌學館,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趙恒……你不如你兒子……”

寇忠在一旁仰著頭,望著萬裡晴空,假裝自己在數星星,假裝自己什麼也沒聽到。

寇準回頭瞥了一眼仰著頭的寇忠,不屑的道:“他還能爬出來找我不成……哼……”

寇忠翻了個白眼,不想說話。

寇準越活越回去了,有時候英明的不像話,又時候又蠻橫的像是個鬨脾氣的孩子。

老小孩、老頑童,大概說的就是現在的寇準。

寇準的嘀咕,趙禎和寇季自然聽不到。

二人下了山,乘車入了汴京城。

一路過了金水橋,入了宮。

趙禎將寇季放在了後宮宮門口,對寇季道:“種世衡不知道怎麼想的,偏偏在這個時候奏請將三衙和樞密院合為一處。

呂夷簡三人為此事頭疼不已,已經頻頻派人請朕過去做定奪了。

朕現在要去盯著此事,後宮的案子就交給四哥了。

四哥隻管放心的查,有不長眼的阻攔,打殺了就是。”

寇季就當沒聽見趙禎最後一句話。

宮裡的人,但凡有點眼力的,沒幾個人在他麵前找不自在。

敢在他麵前找不自在的,都是他沒辦法打殺的人。

所以趙禎最後一句話,純粹是廢話。

李太妃要是跳出來阻攔,我還能將李太妃砍了不成?

真要砍了李太妃,你還不得瘋?

寇季腹誹之餘,對趙禎道:“種世衡挑這個時候上書,應該是覺得如今官家正是易怒易衝動時候,滿朝文武不敢在這個時候觸官家眉頭,所以樞密院和三衙合二為一的事情,就不會受到太多阻攔。”

趙禎沉聲道:“他就不怕朕一怒一衝動,罷了他?”

寇季坦言道:“他相信官家的睿智。”

趙禎略微一愣,沉吟道:“他投誠了?”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撇撇嘴道:“難怪他敢在這個時候觸朕的眉頭……”

寇季感歎道:“他也是為了官家的江山社稷。”

趙禎道:“他還真是聰明,知道向你投誠,就是向朕投誠。隻是朕不太喜歡聰明人。”

趙禎和寇季一起攜手推行了兵製革新,也一起攜手做了許多事情。

但是滿朝文武,沒人認為寇季和趙禎在政務上是一體的,所以沒人知道,向寇季投誠就是向趙禎投誠。

趙禎原以為,不會有人看出此事。

卻沒料到種世衡看穿了此事,並且果斷的向寇季投誠了。

投誠就意味著,無條件支持寇季所提出的任何政務。

也就相當於無條件支持趙禎推行任何政務方麵的革新。

寇季聽到了趙禎的話,撇嘴道:“能出現在朝堂上的,就沒幾個蠢人。偶爾有一兩個犯蠢的,大多是被人算計了。又或者是懷有什麼其他目的。

比如此前範諷在朝堂上挑撥我們君臣的關係,就是為了試探我們。

他想看看我們君臣之間是否存在著裂痕。

如果存在裂痕,他就會聯合其他人,一起搬到我,斷官家一臂,借此打壓武臣,重新恢複文臣執掌朝綱的局麵。”

趙禎緩緩點頭,“此事朕知道,他在背後弄了一個什麼逸黨,明麵上是一群研究詩詞歌賦的人,實際上就是一群居心叵測的人湊在一起謀劃朝廷。

有人為了巴結你,去取他的腦袋,就是被他的黨羽給攔下了。

朕已經派人盯著他們了,他們若是敢有異動,朕一定會收拾他們。”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感歎道:“種世衡太聰明了……”

寇季歎氣道:“朝堂上若全是蠢笨之人,你就沒那麼輕鬆了。再說了,他能看清此事,也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背後之人的智慧。”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

寇季沉聲道:“種世衡此前找我投誠,我原以為是簡單的投誠。可是我派人去查探了一番後才知道,他在找我投誠之前,去見過他的叔父。”

趙禎幽幽的道:“大儒種放嗎?”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歎息道:“如此大賢,為何要一心尋道呢?”

寇季淡然道:“人各有誌……”

說到此處,寇季和趙禎不再多言。

趙禎驅車趕往了資事堂,寇季則一個人趕往了韓美人的寢宮。

寇季到了韓美人的寢宮以後,就看到陳琳帶著人死守在韓美人的寢宮前。

見到了寇季以後,急忙迎了上來,問道:“官家如何?”

寇季低聲笑道:“官家無礙……”

陳琳長出了一口氣,道:“那就好……”

陳琳雖然在韓美人寢宮門口守著。

可他卻時時刻刻關注著趙禎的動向。

趙禎將自己關進了寢宮以後,陳琳就十分憂心。

趙禎被滿朝文武逼出來以後,陳琳就更加憂心。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趙禎。

他知道趙禎有多可憐,也知道趙禎心中有多痛苦。

陳琳知道趙禎無礙以後,一顆心也放下了,他似乎想起了什麼,盯著寇季問道:“官家今早派人傳話,說是讓咱家將他身邊的小林子給換掉,你可知道小林子犯了何事,惹怒了官家?”

聖誕稻草人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