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急忙勸解道:“官家,此事還得三思而後行,且不可莽撞的下決斷。派遣兵馬出去打仗倒是容易,可是兵馬外出打仗,需要的糧餉和輜重,卻是一大筆開支。”
趙禎看向了寇季,他相信寇季提出了此事,一定會給出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辦法。
寇季淡然道:“派遣出去的兵馬是出去當強盜的,是為他們自己搶錢、搶糧的,要輜重和糧餉做什麼,他們打贏了吃肉,打輸了就吃糠咽菜。朝廷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一些軍備而已。
眼下火器已經逐漸的進入到軍中。
軍中換下的那些刀槍劍戟,隨後會毫無用處。
與其堆在庫房裡等發黴,不如發給將士們拿出去用。”
寇季不僅要四鄰的錢財,還要借著四鄰將大宋的兵馬變成吃肉喝血的虎狼之輩。
王曾的眉頭皺成了一團,思量了許久以後,道:“能不能用彆人?”
寇季略微一愣。
王曾歎了一口氣道:“讓彆人拿命去搶錢,總比我們自己人拿命去搶錢要來的實在。”
寇季還以為王曾不會讚同此事,卻沒想到王曾居然說出了這麼一番話。
寇季異樣的盯著王曾。
王曾撇撇嘴道:“你彆這麼看著老夫,老夫又不是腐儒。老夫眼裡隻有大宋的百姓,因為老夫吃穿用度,皆是大宋百姓所出。
彆人又沒有供養老夫,老夫管他們死活。”
寇季聽到這話,咧嘴笑了,趙禎也是如此。
大宋通過三場大戰,奠定了如今四海霸主的局麵。
趙禎心裡清楚,強國之路,離不開戰爭。
以前那種隻想著議和,不想著打仗的朝風,是不可能讓大宋變強的。
唯有用拳頭,才能打出一個真真正正的強國。
王曾對戰爭的態度,正是趙禎想要的。
寇季聽到了王曾的話,笑著道:“最開始的時候,自然得用彆人。但隨著戰爭不斷的變化,我們的人不可避免的也要參與到其中。
我隻是將以後的事情提前說出來而已。”
王曾聽到這話,瞪起了眼,喝道:“以後的事情,你現在拿出來說有什麼用?現在是彆人出去幫我大宋拚命,他們就算拚出了狗腦子,老夫也不在意。”
趙禎、寇季聞言,哈哈大笑。
王曾對寇季哼哼道:“書你著,推行教化的事情,必須交給老夫。總不能所有的功勞都被你小子一個人占了。”
寇季笑著瞥了趙禎一眼。
趙禎會意,笑道:“那麼推行教化的事情,就交給王愛卿了。”
王曾對趙禎一禮,道:“臣遵旨。”
頓了頓,王曾問道:“什麼時候開始?”
趙禎思量了一下,看向了寇季道:“音韻書籍,需要多久才能編著出來?”
寇季笑道:“十月左右……”
王曾一臉愕然,“不過半載,你這麼有自信。”
寇季笑道:“王相等著看就是了。”
趙禎點頭道:“既然十月左右就能成書,那王愛卿現在就開始準備推行蒙學的事宜吧。等到成書的時候,各地蒙學也就可以跟著建立起來了。
一應花費,暫時有國庫所出。
國庫若是不夠,可以奏請朕,朕會調派內庫和一字交子鋪的錢財做支持。”
王曾緩緩點頭。
寇季在一旁笑道:“官家,臣要的人……”
趙禎正色道:“朕回頭就會將太學和國子監的音韻博士們派遣過去。若是還不夠用,朕就昭告天下,請所有精通音韻的人入京。”
寇季道:“那臣就靜等官家佳音了。”
一應事務談妥以後,寇季就離開了皇宮。
此後一段日子,寇季都在為編著音韻書籍和翻譯大食書籍的事情忙碌。
對外戰爭的事情,走的是樞密院,所以滿朝文武並不知曉。
王曾也沒有出去亂說。
所以安南軍進入交趾的事情,也沒有幾個人知道。
權知開封府陳堯谘被調離汴京城的時候,倒是引起了一些動蕩,但動蕩不大,滿朝文武關注了幾日,也就不再關注此事。
跟陳堯谘一起離開汴京城的,還有從巴格達來的那一批人。
趙禎已經答應了準許他們的軍隊通過大宋趕往交趾,他們的心思早已飛到了交趾,自然沒心思再在汴京城待下去。
寇季苦學了一日的大食文,剛剛走出書房伸長了一個懶腰,寇忠就晃晃悠悠的出現在了寇季麵前。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問道:“忠伯,你有事?”
寇忠緩緩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寇季會意,引領著寇忠進了書房,坐定以後,寇忠沉聲道:“少爺,西邊那邊來信了。那些蠻子的消息打聽清楚了。
那些蠻子一共有五萬人。
其中兩千多人沒有舌頭。
還有兩萬多裝備齊全的兵馬,剩下的大多都是奴隸。”
寇季聽到這話,若有所思。
寇忠口中的蠻子,就是巴格達過來的那些大食人。
寇季早就猜到了大食人的數量不少,沒想到足足有五萬人。
其中居然有兩千馬木留客。
通過他們的數量,寇季大概可以判斷出,那個叫格格巫的少年人帶來的,應該是哈裡發手下的一部分精銳。
畢竟,哈裡發已經淪為了傀儡,手裡能調動的兵馬不多,能調動的馬木留客就更少。
他能派遣兩千馬木留客跟隨著少年人一起到大宋,就說明他對少年人此行的期許很大。
不過,寇季並不在意此時。
他已經決定了將少年人還有他手下的人丟到交趾。
他們能不能從交趾那個泥潭裡掙脫出來,那就得看他的心思。
畢竟,交趾隨後可不止有他們和交趾李朝的兵馬,還有大宋的安南軍,以及趁機打秋風的曹利用。
寇季思量了一會兒,對寇忠道:“蠻子有五萬人,隻調遣了三千入交趾,剩下的四萬七千人屯駐在西域邊陲,他們不動還好,動起來是個麻煩。
你派人告訴張元一聲,讓他密切的盯著那些蠻子。
一旦那些蠻子有異動,立刻告知給我。”
寇忠緩緩點了點頭。
寇季又道:“你再派人去找一趟曹利用,讓他通過海商,跟交趾李朝的人接觸一下。隨後交趾的人一旦和那些蠻子開戰,需要精良兵甲的話,我大宋可以提供一些,但他們必須給我們足夠的好處。”
寇忠再次點頭。
寇季不再多言,寇忠退出了書房。
寇季在寇忠走了以後,略微沉吟了一下,“回頭應該給陳堯谘去一封信,讓他告訴安南軍,讓他們動用他們的關係,從山林裡再引一些人出來。
他們三方大戰,曹利用和陳堯谘在一旁盯著,戰爭肯定會一直打下去。
我大宋的軍備,不愁賣。
必要的時候可以漲漲價,將他們搜刮個乾乾淨淨。”
心黑的寇季,在交趾的戰事還沒有徹底打響以前,就已經開始算計安南軍、交趾李朝、大食人的錢袋子了。
有陳堯谘和曹利用率領著兵馬在一邊盯著,他們注定要被寇季壓榨,根本不可能反抗。
交趾的戰事,悄無聲息的打響,在大宋沒有一點兒波瀾。
如今大宋百姓們的目光,都停留在朝廷修書上麵。
時間進入到了四月份的時候。
趙禎下旨,召集天下懂音韻的大儒們入京,直言要編著一本福澤百代的書籍。
大宋各地的大儒們,經不住誘惑,一個個紛紛趕到了汴京城。
他們在賈昌朝口中了解到了音韻書籍成形以後的作用以後,毫不猶豫的投入到了音韻書籍的編著當中。
誠如寇季所言,編著音韻書籍,絕對是一個福澤百代的事情。
一幫子大儒們根本經不起這種名留百代的誘惑。
一個個不遺餘力的幫著朝廷編撰音韻書籍。
有呼朋喚友的,有貢獻出自己藏的一些音韻書籍的。
每個人都想儘辦法為編撰音韻書籍出一份力,隻為在音韻書籍成書的時候,在上麵留下一個名字。
編撰音韻書籍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寇季出多少力。
他隻是偶爾過去,將自己知道的一些音韻知識,傳播給賈昌朝等人。
然後幫他們解決一些遇到的麻煩。
賈昌朝等人,在寇季的幫助下,那是進步神速。
瑞聖園內的牡丹園,儼然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研究場所。
那些返回了汴京城的新科進士,看到了瑞聖園內的盛況以後,一個個直發愣。
“彆看了,他們有他們的差事,你們有你們的差事。”
寇季站在瑞聖園門口招呼了一聲,正盯著牡丹園方向發愣的新科進士們在緩緩回神。
寇季領著他們進了蘭園。
裡麵早有幾個懂大食文的官員在等候。
寇季領著新科進士進入到了蘭園殿堂內以後,讓人封上了門。
新科進士們一臉懵。
寇季盯著他們鄭重的道:“此前我一直沒有向你們透露我們具體要做什麼。如今諸位已經返京,那我也應該將實情告訴諸位。。
在告訴你們實情之前,有一件事我必須叮囑你們。
那就是你們無論在這裡做什麼,對外都必須宣稱,你們是在修訂史冊。”
&/br&
&/br&,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