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謂、沙州回鶻可汗、魏王府一脈的兩大王爵、遼國燕王蕭孝穆,那個不必折家身份高貴,那個不必折家勢力大,還不都死在了寇季手裡。
寇季真的是存心要滅了折家,折家就算拉上府州上下所有人,也不夠寇季殺的。
寇季剛才調兵遣將,有滅府州的架勢,那不是裝出來的。
他真敢。
寇季之所以沒有提前調兵遣將,等到大軍到了,一口氣滅了折家,那是因為他看在折家世代忠勇的份上,沒有不教而誅,沒有立刻下殺手。
折劉氏見楊家老太君沒有言語,就知道楊家老太君做不了主。
折劉氏立馬看向了寇季,哀求道:“寇欽差可否念在我兒年幼無知的份上,饒他一命。”
寇季一臉冰冷,沒有言語。
折劉氏見此,心頭一跳,繼續哀求道:“我折家世代忠勇,三代人皆死在了戰場上,如今就剩下了我兒一人扛起家業,我兒若死,折家怕是就要倒了。
寇欽差可否看在我折家先輩的麵子上,饒過我兒。”
寇季終於開口了,“折家世代忠勇,我敬佩折家的先輩。但折家先輩的功勳,卻不是他們子孫後輩犯錯以後贖罪的本錢。
他不忠不孝的名聲,不久以後就會傳遍大宋。
他若是活著,折家世代的英名,會因他喪儘。
更重要的是,我寇季行事,從來不會向任何人妥協。”
折劉氏聞言,臉色慘白。
她可不是折繼宣那個棒槌,認為自己有點家業,就可以在西北胡作非為。
朝廷若是真的一心要滅折家,折家是活不下去的。
跟朝廷作對,那就是在找死。
她可不敢跟朝廷作對。
此前她一直在府上為婆婆守孝,為丈夫守靈,心中悲痛欲絕,沒有多少心思在意兒子在外麵做的事情。
等丫鬟把她從靈堂喊出來的時候,她才知道兒子創下了彌天大禍。
朝廷下達的調令,你都不遵從,你是要造反啊?!
折家聽調不聽宣,已經是朝廷少有的異類了。
如今連調令也不遵從了,朝廷還能容得下你?
兒子犯下了彌天大錯,已經沒辦法補救。
但兒子必須得救,她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兒子去死。
折劉氏見苦求寇季無果,趕忙看向了楊家老太君,“姑母……”
她看著楊家老太君,也沒有開口多說什麼,隻是淚眼婆娑的盯著楊家老太君。
楊家老太君長歎了一聲。
她的後輩不少,但是留在世上的不多。
侄孫對她不孝,但她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侄孫去死,眼睜睜的看著折家敗亡。
楊家老太君一臉歉意的看向了寇季,“老身厚顏,想向寇經略討一個人情。”
寇季聞言,趕忙道:“老太君不必多言,您的麵子,即便是官家也要給,更何況是小子。”
一句話,立馬體現出了差距。
親侄孫,對楊家老太君一點兒也不敬。
寇季一個外人,卻對楊家老太君尊敬有加。
府州城門口的所有人,心裡瞬間覺得,折繼宣是真的不堪。
楊家老太君聞言,對寇季深深一禮。
寇季坐在馬背上,跳下去阻攔,已經來不及了,隻能苦笑道:“您又是何苦呢……”
楊家老太君坦言道:“你給老身麵子,是情份,不是理所應當的。老身自然得施禮酬謝。”
寇季搖頭一笑,感慨道:“我跟文廣賢兄兄弟相稱,您是他的祖母,便是我的祖母,不應該給我一個後輩施禮。”
楊家老太君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寇季也沒有繼續再說下去,反而看向了折劉氏,沉聲道:“你教子無方,身上的誥命就一並褫奪了。”
折劉氏趕忙點頭應承了一句。
寇季對楊家老太君客氣,那是因為楊家老太君的身份,值得寇季客氣。
可折劉氏,卻不值得寇季對她客氣。
折繼宣不忠不孝,折劉氏一個教子無方的名聲逃脫不了。
她若真的從嚴教導折繼宣,折繼宣也不會有今日。
寇季繼續說道:“折繼宣不尊朝廷調令,我也不怪他。左右都是公事,他耽誤了公事,自有朝廷找他問罪。折繼宣率領著一萬多折家軍,北上對付遼人,慘敗而歸,我也不怪他。終究是他自己愚蠢,折騰的又是折家的家底,跟我沒多大的關係。
可他不忠不孝,卻惹怒了我。”
寇季怒斥道:“折將軍亡故,他不思為父吊孝,倒是先生出了去跟人好勇鬥狠的心思。老太君年僅八旬,一路舟車勞頓,奔波了數日,趕到了府州。他不思尊崇,居然惹的老太君以淚洗麵,居然聯合眾人,欺壓老太君。
誰給你的膽子?
誰給你的資格?
老太君人在汴京城,我和官家碰見了,那都是要主動施禮的。
難道你比我和官家還尊崇?
你爹若是活著,見了老太君都得磕頭問安。
你卻視老太君為無物?
你算什麼東西?
你爹亡故的消息傳到了老太君耳中,老太君徹夜不眠,一滴眼淚都不敢流,幫你爹擦拭了一夜準備送給他的盔甲。
我看著都五內俱焚,淚流兩行。
你卻帶著人欺辱她?
你算什麼東西?”
寇季的聲音響徹在府州城門口。
府州的百姓,折家的部曲,看著折繼宣的目光徹底變了。
他們的目光裡充滿了難以置信,充滿了厭惡。
在這個時代,跟朝廷對著乾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忠不孝。
不忠不孝的人,必定受萬人唾罵。
此前寇季聲稱折繼宣不忠不孝,府州的百姓心中偏袒折繼宣,隻當寇季是欲加之罪。
隻當寇季是在為收拾折繼宣找借口。
可如今隨著寇季多次出聲,隨著楊家老太君出聲,隨著折劉氏出聲,折繼宣不忠不孝的名聲,算是坐實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