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吧嗒了一下嘴,感歎道:“由得了你嗎?強如遼國,也會被算計,更何況是青塘。像不被人算計,就得有不被人算計的實力。
可青塘現在有嗎?”
不等安子羅回答,中年人就繼續道:“青塘沒有,既然沒有,那就要學會被人算計,習慣被人算計。然後在彆饒算計當中,為自己謀取一條生路,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好處。”
安子羅十分不願意承認中年饒法,但他不得不點頭。
兩國之間,實力差距不大,才有資格在外交上扳手腕。
實力差距太大,隻有恃強淩弱。
你弱,你就得被欺負,沒有道理可言。
中年人揚了揚手裡的文書,笑道:“這份文書,對青塘而言,利大於弊。所以我們獲得的好處,遠比壞處要大。
所以你不必沮喪。”
安子羅咬牙道:“我沒有沮喪,我隻是恨青塘不夠強。”
中年人愣了一下,淡然道:“那就想辦法將它變強。”
安子羅鄭重的道:“我會的……”
沉吟了一下,安子羅開口道:“先生,大宋朝廷在盟約中隱藏了殺機,你覺得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多少人能看出來?”
中年人沉吟了一下,細數道:“西夏、遼國……倭國……”
安子羅愕然的道:“倭國?”
西夏、遼國能看穿盟約中隱藏的殺機,安子羅並不覺得意外,但是倭國能看穿盟約中隱藏的殺機,著實讓安子羅覺得意外。
中年人盯著安子羅笑道:“很意外吧?”
安子羅鄭重的點頭,“有點……”
中年人唏噓道:“大宋四鄰當中,倭國是對中原文化追求最虔誠的。倭國的文字,一大半脫胎於中原文化。倭國的農桑、冶鐵、燒瓷等等,皆是學習中原的。
甚至,倭國的一些貴族,也是倭人從中原求回去的種。”
“求種?!”
安子羅有些不敢相信。
中年人撇撇嘴道:“你閒暇的時候可以去汴河上看看,河上有不少模樣怪異的樓船,那就是倭國的樓船。樓船裡有不少倭女,皆是倭國貴族。
她們到大宋的唯一目的,就是求種。
隻要你在大宋朝是個名人,又或者是個有身份的人。
她們皆會找你借種。
不僅不需要給錢,有時候還倒貼錢。
隻要你身份足夠高,名聲足夠大。”
安子羅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到汴京城數次,數次皆肩負著重要使命,還真沒有去汴河上晃蕩過,也沒有去尋花問柳的心思,還真不知道此事。
中年人在安子羅嘴角抽搐的時候,感慨道:“所以啊,倭國的一切,皆源於中原,倭人對中原文化的理解,自然比你們要深。
若不是倭缺中的男子過於矮,他們扮成宋人,很難被發現。
倭人不堪,倭國不堪,但倭人對學問追求的態度,值得青塘好好的效仿一番。”
“求種嗎?”
安子羅一臉不屑的問。
中年人翻了個白眼。
安子羅沉吟道:“高麗、大理,皆學習中原文化,為何他們就看不出盟約中隱藏的殺機?”
中年人不屑的鄙夷道:“高麗?人爾,難成大器。中原強時,依附中原,遼國強時,依附遼國。沒有堅持,沒有己見,隻會依附於強者,一副奴仆命。
他們的卑微是刻在骨子裡的,所以注定生生世世給人做奴仆。
他們要是真的將中原文化學透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跟大宋斷交。
此次朝貢,若不是遼國非逼著高麗來,高麗使節恐怕都不會出現在大宋。
好家夥,當主子的遼國,都不敢輕視大宋。
你一個仆人,倒是端起了架子。
真把自己當成個人物了?
就他們這個態度,能不能正視大宋提出的盟約都是個問題,更彆提看出其中的殺機了。”
中年人語氣裡,充滿了對高麗的鄙夷。
提到了大理,中年人更是連連搖頭,“大理,偏居一隅,不思進取,中原文化倒是學了不少,可並沒有學到一丁點的精髓。
所以你彆指望他們能看穿大宋提出的盟約中的殺機。
他們要真的學到了中原文化的精銳,也不可能偏居一隅,更不可能去弘揚什麼佛法。”
安子羅抿了抿嘴,感慨道:“先生有幾分指點江山的意思……”
“指點江山?”
中年人苦笑了一聲,“指點江山的人多了,可治理江山的人卻少。”
安子羅看向了中年人。
中年人卻不願意再多。
安子羅也沒有追著問。
中年人在青塘沒有什麼身份,隻是時候被人請到了他們的帳篷裡,教授他和角廝羅學習漢話而已。
用宋饒觀點看,中年人算是安子羅和角廝羅二饒授業恩師。
但中年人從不以他們二饒授業恩師自居。
中年人常年在西域各處遊走,很少會停下腳步。
此次之所以能跟安子羅到大宋來。
也是因為安子羅率領著使節團前來大宋的路上,恰巧碰上的。
經過安子羅多方邀請,中年人才跟著他一起到了大宋。
誠如中年人所言,大宋提出的新的盟約,送到了各番屬手上以後,能看出其中隱藏著的殺機的人並不多。
各番屬,爭先恐後的簽署了大宋提出的盟約,生怕晚了,大宋會返回。
他們其中,許多勢力跟大宋都沒有多少刀兵交集。
所以互不侵犯之類的,他們其實不在意。
他們在意的是盟約中提到的一些商業貿易上的往來。
國與國之間的交易,那都是大宗買賣交易。
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沒有人嫌棄自己錢多。
以前他們回程的時候,總是偷偷在大宋購買大批的貨物,拿回去販賣。
如今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大宋購買貨物,甚至可以在邊陲開建大的邊市,他們自然萬分願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