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2章 提刑司被罷黜以後立竿見影的效果(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0548 字 2024-03-25

寇準點了點頭,道:“隨老夫去上朝。”

隨後,寇準就領著寇季,出了寇府,一路走到了東華門。

等他們到了東華門前的時候,東華門前已經聚滿了人。

今日是年關前最後一個大朝會,滿朝文武都到了。

他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高聲討論著要彈劾劉娥的話,生怕彆人不知道似的。

寇季對此置若罔聞,他推著寇準到了金水橋邊上。

守在金水橋上的侍衛們自動讓開了道路,寇季推著寇準過了金水橋,直接入了皇宮。

到了垂拱殿以後,趙禎、劉娥已經到了。

趙禎身穿一身十二章袞服,端坐在龍椅上。

十二章袞服,是標準的帝王服飾。

平日裡很少穿,隻有在大朝會等重要場合,才會穿戴。

袞服分玄衣纁裳,十二章中,八章在衣,分彆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分彆有藻、粉米、黼、黻。

劉娥穿戴著一身鳳袍,坐在趙禎下首。

寇準祖孫入了殿內以後,簡單施過了禮。

趙禎請寇準居於禦階的第二階,等寇準坐定以後,才吩咐郭槐,鳴鐘上朝。

待到皇城上的鐘聲敲響以後,百官們魚貫而入,進了皇宮,隨後分班站好,進入到了垂拱殿。

在郭槐宣讀了上朝以後,百官們齊齊向趙禎、劉娥、寇準施禮。

禮畢。

郭槐並沒有照例宣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而是寇準開口道:“今日大朝會,乃年關之前,最後一個朝會,當先議參知政事人選,再由各部、各司、各衙,彙總呈報今歲的出入,最後再議諸事。”

“喏!”

百官齊聲宣道。

見到百官們應允,寇準點了點頭,又道:“經過百官推舉,參知政事人選,在呂夷簡、向敏中、王欽若三人中選定。

官家年幼,無法親自裁定參知政事人選。

老夫跟太後商議過後,決定施行庭推。”

庭推,就是當庭推舉參知政事人選。

類似於後世的投票選舉,票多者獲勝。

朝堂上一旦遇到了官家難以裁定的事情,又或者官家不變出麵裁定的事情,就會出現庭推。

此前,庭推大多出現在內庭之中,就是三位宰相各持己見的情況下,經常會用到庭推。

如今寇準、劉娥,把這一套搬到了朝堂上。

百官們對庭推的程序並不陌生。

所以寇準也沒有多解釋。

寇準擺了擺手,郭槐領著一群小宦官們,一人提著一個袋子,分彆走到了百官們麵前。

袋子裡裝的是豆子。

百官們每個人伸出手,伸進袋子裡,取出一粒豆子,捏在了手裡。

隨後,宦官們搬來一張桌子,放在了禦階下,桌上放了三個碗,碗邊上寫著向敏中三個人的名字。

這就是投票的方式。

隻要百官們把手裡的豆子,投進寫著相應人名的碗裡,就代表支持此人。

如此重大的事情,用如此簡單的投票方式,或許有人會質疑。

但,越簡單的方式,往往越有效。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以後,寇準不鹹不淡的道:“投吧!”

百官們手裡捏著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意做第一個投票的人。

人選有三個,豆子卻隻有一個,投了一個人,必然會得罪另外兩個人。

誰當第一個出頭鳥,誰就最容易被人家惦記上。

寇準瞧著百官們無人肯動,微微皺了皺眉頭。

寇季看到這個僵局,微微上前一步,拱手道:“還請官家、太後、太師準許,請呂夷簡、向敏中、王欽若三人回避。”

寇準聞言一愣,跟劉娥對視了一眼。

劉娥緩緩點了點頭,寇準開口道:“準!”

向敏中三人拱了拱手,退出了大殿。

等到三人走後,寇季二話沒說,上去就把手裡的豆子丟儘了寫有向敏中名字的碗裡。

他不怕得罪王欽若,也不怕得罪呂夷簡。

他不怕當出頭鳥,不怕被這兩個人報複。

雖說向敏中三人已經回避了,但他當了出頭鳥的事情,勢必會傳到王欽若、呂夷簡的耳朵裡,但他不在乎。

他之所以甘願當出頭鳥,就是為了給那些仍舊舉棋不定的人一個信號。

讓他們跟著他一起投向敏中。

因為他是太師寇準的孫子,他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寇準的態度。

有了寇季帶頭,後麵的人也跟著開始投起了票。

半個時辰後,垂拱殿裡的官員們走了一圈,手裡的豆子也丟進了相應的碗裡。

至於殿外更多的官員,沒人在意他們。

他們官職太低,還沒有投票權。

劉娥瞧了瞧三個碗,臉色一黑,沒有說話。

寇準瞧了一眼,擺了擺手,讓郭槐把東西撤下去。

根本不用去數碗裡的豆子,因為有一半的豆子,落入了向敏中碗裡。

呂夷簡、王欽若兩個人碗裡的豆子加起來,才勉強能趕上向敏中。

等到郭槐把東西撤下去以後,寇準淡淡的道:“召他三人入殿。”

向敏中三人在小黃門傳喚下,再次出現在了垂拱殿裡。

寇準當眾宣布道:“內庭參知政事之位的空缺,由向敏中出任。”

向敏中聽到這話,臉上的喜色難以掩飾。

王欽若隻是皺了皺眉頭。

呂夷簡一臉不甘。

參知政事人選塵埃落定,向敏中成了最大的贏家。

若不是在垂拱殿上,百官們一定會湊上前恭賀他。

隨後,由六部開始,彙報今歲六部出入,然後再是三司,最後才是三衙。

等到各部、各衙、各司彙報完了以後。

丁謂神色複雜的總結道:“啟稟官家、太後、太師,經各衙門核算,今歲朝廷收支持平。”

此話一出,除了少數知情人外,其餘的百官一片嘩然。

自趙恒繼位以後,朝廷每年的支出都會超額。

如今突然收支持平了,弄的百官們還有點不適應。

李迪在這個時候抱著朝笏,出班奏道:“啟奏官家、太後、太師,經過戶部點算,今歲朝廷之所以能收支持平,其最大原因,就是提刑司被罷黜。

從提刑司被罷黜至今,已經過了月餘。

朝廷少支出了一份給各級提刑司衙門的俸祿,剛好彌補上了今歲朝廷超支的空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