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李績2(2 / 2)

而且哪有什麼心懷天下的上層人啊!

因此,麵對如此天災,李績向李密進言:現在天下大亂,本是為饑。如果我們現在趁此良好的機會攻陷黎陽國倉,那麼“大事”可成。

李密覺得李績的分析很對,圖謀天下大事,總不能被動挨打,還是要主動出擊;

於是李密派遣5000士兵跟著李績武裝渡過黃河前去偷襲黎陽倉的隋朝守軍。

李績的軍隊當天就把這個糧倉給打下來了,立刻將糧倉打開分給當地的百姓並招兵買馬;

十天之內,拿著這大批量的糧食召了二十幾萬人,勢力非常之大。

一年之後,宇文化及在江都也就是現在的揚州弑君將隋煬帝的頭顱砍掉,越王楊侗在東京洛陽繼位之後,赦免了原造反“罪大惡極”的李密等人。

傀儡的隋朝廷又任命李績為右武侯大將軍,讓他們自己率領自己的部下去討伐宇文化及。

李績鎮守黎陽倉城,宇文化及直接將城池四麵包圍,形勢十分的危急;

若是這麼繼續圍困下去,一死是難免的,而李績他不走尋常路,直接在城內挖一條地道通向外麵,反而轉敗為勝,將宇文化及的隊伍大敗,解了城池被圍之難。

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大敗之後,他就率領部隊的殘餘勢力全部都一起投靠了李唐,

而李績他在李密的勢力當中所占的地盤非常的大,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

此時自己的頂頭上司投降了李唐,他現在的處境也有些尷尬;

李績是十分的崇拜李密,他認為人民土地都是歸魏公所有,自己隻不過是他的屬下而已。

若是自己直接獻上這些勢力範圍之內的土地和人民,那不是在邀功嗎?他認為這樣做十分的恥辱;

應該仔細的記錄州縣的名稱和軍戶人口數量,一五一十的上報給李密,讓李密上報給朝廷,應該是魏公的功勞;

李淵得知這件事情之後那是非常的高興,他認為到此地步李績還在為自己的前主公著想,是一個非常正直純厚的臣子;

高祖非常的喜歡他,下詔封李績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不久之後又右遷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還將國姓“李”賜給了他;

不僅僅如此,還要封他的父親李蓋為異姓王,李蓋堅決辭去王爵之後,才改封他為舒國公,授散騎常侍、陵州刺史。

在這個時候李績是擁有著非常大的權力和地位,並且李淵還繼續任命他統帥河南、山東的軍隊來抵抗王世充的勢力。

李密之後他又反叛了李唐直接被殺掉,而李績他曾經又對李密那是忠心耿耿的;

李淵派遣使者告訴李績他的舊主李密反叛且被殺,這其中具體的考量不足為外人道也;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樣,李績並沒有急於和李密擺脫關係,也沒有急於向新主公李淵獻上自己的忠誠,表現自己的清白;

他反其道而行之卻十分的符合常理,一般人也沒有他這樣的智慧和勇氣來做出這樣的舉動;】

喜歡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請大家收藏: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