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家裡做出這項決定以來,張旭峰獲得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支配。
每當他不必去照料豬群的時候,便會獨自一人帶著換洗衣物前往那個地方,在那裡度過一段短暫而愜意的休息時光。
有時候,他還會幫嶽母處理一些瑣碎的家務事,減輕她的負擔。
趙春花所擁有的田地也已經出租給他人了,現在她的日常就是打理家庭內部的一些事務。
每回張旭峰來到這裡時,總不忘帶上一把鋒利的柴刀和一個結實的大麻袋,上山為她采集足夠的木材。
最近這段時間,天空總是陰沉著臉,雨似乎沒有打算停歇的意思,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雨水的身影,偶爾每隔兩三天才會露出難得一見的藍天。
由於持續不斷的雨水洗禮,空氣中的溫度也有所下降。
為了抵禦初秋微寒的氣候,趙春花為自己換上了裡麵加入了保暖棉花的衣服;而對於可愛的小石頭,她也同樣細心地替其置辦了新款式的薄棉衣褲以禦寒。
在此之前,曾定製過的衣物都已經完成了,並且打包成一大包帶回來了。
關於這批定做的衣服當中,屬於趙家父母的部分,趙春花直接讓弟弟趙雲白帶回老家交給兩位老人。
考慮到目前情況較為特殊,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她可能暫時不會再回去探訪家人。
又一個普通的工作日裡,當張旭峰背著滿滿一簍木柴下山時,這已經是近期裡數不清第幾次做同樣的事情了。
今天與往常不同之處在於,他是和舒以賢、舒二牛三人一起上的山。
舒以賢是當地私塾裡的先生之一,根據規定每位教書先生每月可以享受一天休假,此次正好趕上他的輪休之日。
於是乎,他們三個好朋友結伴而行,手握柴刀走進密林深處,目的是搜集到足夠整個冬季使用的木材。
需要注意的是,在那時候人們還並未明確劃分出現代意義上的公曆(陽曆)以及舊有的農曆(陰曆)這兩種記日方式。
剛開始時,趙春花還有些不解,因為她在六月份到來之際就感受到了異常悶熱潮濕的氣息。
直到後來才弄明白,原來當地人隻遵循一種類似於現今所說的農曆係統來進行時間記錄,因此到了七八月分之際,田裡的稻穀就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
結束完艱苦的勞動回到家中後,張旭峰先是把剛采回來的一堆木頭放在屋外空地上晾乾,然後走進房子裡痛快喝了一大杯溫開水補充流失掉的能量,緊接著便呼喚妻子一同前來觀看此行的額外收獲。
“娘子,快來瞧瞧我發現了什麼好東西!”
他興奮地喊道。
隻見門外不遠處放置了許多根捆紮得整整齊齊、排列有序的新鮮木柴。
除了常規需要燃燒用材之外,令人驚喜的地方在於背簍裡麵竟然還放著約有半個筐容量那麼多淺褐色外觀各異且表皮布滿獨特紋理狀斑點的地底塊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