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2 / 2)

趙構給他們解釋了一下人口危機,幾個老漢,乃至他們不遠處圍過來的家人,人全都聽愣了。

就是嶽翻等人都愣住了。

“全天下人均五畝地的時候,大家還能舒舒服服的活著,可當天下人人均隻有一畝地的時候,那就誰都活不舒坦。”

“一句話,人多地少!”

“如果再遇到天災人禍,官吏貪腐,那老百姓還能活得下去嗎?”

“到時候民怨沸騰,帝星飄搖。當官的,有錢人,甚至是那個時候的皇帝官家,一個個就全坐在藥粉堆上,誰都戰戰兢兢的不敢輕舉妄動,誰都怕來個火星子把藥粉點著,讓有錢的沒錢的,有權的沒權的,一起全完蛋。”

“當年東漢的黃巾起義是如此,隋唐亂世是如此,唐末的黃巢起義也是如此。”

“隻要朝廷的腳步不走出中原,那任何一個王朝就都難逃這個圈圈。”

“可朝廷要怎麼才能避免這一局麵?”

“那不是逼著治下的百姓們不去吃飽飯,不去生養孩子,而是用自己手裡的刀劍去為自己的子民後人來尋找更多的土地,來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這才是化解危機的正解。”

“至於如何去得到更多的土地,如何去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那不隻是朝廷的責任,也在於天下黎民百姓不是?”

“那麼大的地盤就空在那裡,幾百裡看不見一個漢人,朝廷不移民,什麼時候能把河中新辟之疆土變為大宋之疆域?”

話已經不需要繼續說下去了。趙構的言語足以叫眼前的莊稼漢們理解。不過他最後還是饒上了一句:“朝廷理解百姓們的故土難離,所以給出了十倍的兌換。那百姓們是不是也要體量一下朝廷呢?”

樹下好一陣寂靜,不管是幾個老漢,還是旁邊他們的親人,一個個臉上都生出愁苦來。

他們是真不想背井離鄉的被遷移到萬裡之外。

但他們摸著自己的良心,也不能說朝廷枉顧人性命,不顧百姓死活。

十倍的優待,真的叫他們說不出二話。

“嗨,早知今日,當初我就去投軍了。”圍來的人中,一個二十來歲的後生攥著拳頭說著。

因為軍屬是不在遷移序列中的。

而此時麵帶不甘的青壯絕不是隻有這個叫出聲的後生。

“胡說。當兵有什麼好?戰場上刀劍無眼,一不小心命就丟了。老漢我不求你大富大貴,隻要你平平安安。”

“彆跟我說那些大道理。你爹我有耳朵,那些大道理我也有聽。朝廷說的對,可再對我也不許你去——”

那後生的父親看兒子麵有不忿,還要鼓噪,緊接著就是一陣嗬斥。

“今後少給我去巡檢司湊熱鬨!”

巡檢司就好比後世的派出所,是縣尉(警局)的下屬機構。職權除了捕盜和安定清肅地方外,再有一功能就是轄製鄉勇。

而後者就是在農閒之餘操練起來的鄉鎮民兵,以保甲為單位,但並沒什麼強製性。

這些話聽得趙構嘴角直抽抽,但他又能如何?天底下如這老漢一樣的人多了去了。他還真要跟人計較不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