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們向袁軍士兵保證,隻要他們放下武器,便不會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對待,同時承諾會儘快安排他們返回家鄉。
在天兵團的嚴密監視下,袁軍士兵們開始交出他們的武器,一排排地將刀劍、長矛和弓箭堆放在指定的地點。
儘管心中充滿了不甘和屈辱,但麵對天兵團的威嚴和劉協的寬大政策,他們明白抵抗已無意義。
士兵們在放下武器的同時,也放下了心中的戒備。
“終於是解脫了。”一袁軍脫下沉重的盔甲,他長舒了一口氣,眼中流露出一絲釋然。儘管戰敗的恥辱難以抹去,但至少生命得以保全。
“誒,你說上頭會不會讓我們歸鄉?我婆娘還在等我呢。”一個滿臉風霜的袁軍老兵低聲對旁邊的同伴說,眼中滿是思家之情。
“放心吧,劉協將軍不是說了嗎,隻要我們放下武器,就能回家。”旁邊的年輕士兵回答道,儘管聲音裡帶著一絲不確定,但還是儘力安慰著老兵。
老兵點了點頭,目光投向遠方,他輕聲歎道:“這仗都打了幾年了,連天上的星星都看膩了。現在能活著回去,哪怕隻是種地,我也心滿意足了。”
老兵的感慨引起了周圍士兵的共鳴,年輕一輩則是有些落寞。
“俺爹娘都死在那場戰爭中了,我無家可歸,隻能跟著部隊走。現在仗打完了,我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去。”一個年輕的士兵聲音低沉,眼中含著淚光,回顧二十多年發現這生中,除了戰鬥,他幾乎一無所知。
周圍的士兵們沉默了,無家可歸之人占了大部分,入了軍中才有口冷飯吃,有薄衣穿。他們中許多人自幼便被征召入伍,戰場是他們唯一的記憶,和平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既陌生又遙不可及。
老兵拍了拍後輩支招:“你們放心好了,這新主聽說是個仁慈的君主,留在許昌也不是不一定。”
“真的?!”年輕後輩雙眼一亮,“聽說許昌是個好地方,有吃有喝,還有人教我們手藝。要是能去那兒,我願意放下刀劍,學一門手藝,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哼,這舊主還沒死呢你就想著新的生活,真是忘恩負義啊!”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來,帶著明顯的不滿和諷刺。
老兵聽到這話,眉頭緊鎖,但並沒有立即反駁。
地
下城內的百姓一聽陛下回城打了勝戰,紛紛湧上街頭,歡呼聲此起彼伏。他們揮舞著彩帶和旗幟,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與垂頭喪氣的袁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許昌百姓朝袁軍吐出一口唾星:“呸!你們這些敗軍之將,還敢在這裡耀武揚威?!”一位老婦人怒氣衝衝地喊道:“就因為你們!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才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周圍的百姓也跟著附和,指責聲、咒罵聲此起彼伏,讓原本就沉重的氣氛更加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