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聯想智能手機(2 / 2)

“還不錯,以現在這條件,能做出來這樣的手機已經不容易了。聯想有計劃在手機行業發力?”宇文飛又問道。

楊原慶摩拳擦掌地笑道:“這兩年可是手機行業大爆發啊,很多做電器的,做電腦的,甚至原來做VCD、學習機的都衝進了手機市場,聯想當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所以從去年,我們就成立了專門的移動業務部門,已經推出一款手機,不過效果不是很理想。”

其實楊原慶心裡有點納悶,為什麼宇文飛在他麵前從來沒有提起過手機行業。

難道是宇文飛不看好這個行業嗎?

他說的也是實情,2001年到2003年,可謂國內手機行業爆炸性增長的一個階段,尤其是2003年,那可是國產手機最輝煌的一年!

提起那個時候的國產手機,就不得不提起兩個品牌,夏新和波導!

2001年,剛剛經曆過VCD市場崩盤打擊的夏新電子,等來了自己的機會。

一個韓島的手機設計公司,因為自己實力太弱,沒有能力投資工廠生產手機。

所以就拿著一款尚未完成的半成品來到中國,他們接連和三個國產手機品牌的廠商接觸,但壓根沒有任何一家搭理他們,最後他們找到了夏新。

夏新當時的總裁在這個半成品身上,卻看見能讓夏新重新輝煌的希望,毅然決定投資生產。

誰也沒有想到,這款曾經被三家國產手機廠商拋棄的設計,竟然成了一個令人豔羨的“商業神話”。

2001年12月,夏新A8推出,儘管3000元以上的售價比一些洋品牌還要貴,但並沒有嚇跑瘋狂的買家們。

2002年,夏新電子銷售收入45億元,利潤6億元。其中,手機業務的貢獻高達80%。

…………

幾乎是和夏新同一時間,另一場造星運動正在一群滿懷抱負的年輕人手中開展,那就是波導。

2002年,憑借在國內三四線城市網絡普遍不好的情況下依然高質量的通話,波導手機贏得了市場。

2003年,信息產業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波導手機銷售337萬台,超過摩托羅拉、諾基亞,位居國內市場的第一位!

那一年,也是國產手機的黃金時代,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5.7%,首次超過了國外品牌。

波導、TCL、康佳三家企業進入了全行業產銷前十名,國內市場占有率為31.6%。波導手機產量達到了1175萬台,銷量超過了所有外資手機品牌,成為全行業第一。

全國人民也記住了一句廣告語:“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

2003年,移動電話的用戶數第一次超過了固定電話,前者為2.69億人,後者為2.55億人!

移動端時代,即將到來……

…………

想了想,宇文飛決定還是給楊原慶提點一下。

他看著坐在大班台對麵的楊原慶,認真地問道:“既然要進入手機行業,那麼聯想是打算做什麼定位的產品呢?”

“聯想品牌在國內知名度極高,當然是要高端產品了,就像這款ET180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功能最強大的手機。對了,這手機零售價五千一。”楊原慶回答道。

宇文飛緩緩點了點頭,又追問道:“既然做高端產品,那我就要問一下,一部手機裡麵的核心元器件,聯想有哪一件是自己掌握了技術,能夠自己生產的?”

楊原慶想了又想,半天後才猶豫地說道:“這個……影響不大吧,現在不都講究全球化協作嘛,全球采購,然後我們做品牌就好了。研發技術是很好,但是那個投入大,見效慢啊。而且這些電子元器件,研發起來各種專利壁壘,壓根就繞不過去的。”

宇文飛笑了笑,“那你給我說說看,無論是PC行業還是手機行業,哪一家真正做高端產品的公司,不擁有自己核心技術的?”

楊原慶瞠目結舌,回答不出來。

“所以啊,聯想做手機沒有問題,但是彆想著做什麼高端的,就做中低端好了,趁著市場行情好,能多賺點錢就多賺點。以後啊,這個行業必然會有一場顛覆性的變革!”宇文飛意味深長地說道。

提到“顛覆性的變革”,楊原慶立刻聯係到了宇文飛身上,他試探地問道:“飛總準備進軍手機行業?”

當然,他說的這個“進軍”,並不是聯想現在這樣的小打小鬨,也不是星科技旗下現有的那家傳奇手機公司那樣的不管不顧,而是像組建新聯想集團一樣,對整個行業進行資本碾壓……

宇文飛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讓楊原慶更迷糊了。

“還不到時候,先做準備吧。對了,楊總,等到IBM個人電腦業務並入新聯想集團後,我要對新聯眾來個重新整合,從THINKPAD部門,聯想部門,抽調出一部分工程師來,單獨成立一個研發部門,做一些有趣的工作。”

大老板說的話,楊原慶當然沒有反對的理由,雖然他也不知道宇文飛說的所謂“有趣的工作”到底多有趣。

但既然老板這麼說了,那自然是非常有趣……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