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國內文學界對於這次作文大賽的重視程度!
至於萌芽雜誌的主編,隻能在評委組做個普通委員,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就從這個評委陣容來看,李雅琴擔心的那個什麼獎項內定,基本是不存在的。
……
宇文飛的那篇投稿,送到大賽評委組後,立刻就被分配給了其中一名評委,需要經過這名評委的初步篩選。
如果評委認為比較優秀,就會推薦上去。
如果認為很一般,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了,還會交給彆的評委進行交叉審稿,爭取做到不遺漏任何優秀的文章。
從製度上來說,這個大賽還是很公正的。
《小桔燈》,就分到了一名女評委手中。
吳丹是北大中文係的係主任,今年五十多歲,除了教書育人外,她還是知名作家。
可不是那種掛個名頭,寫幾首彆人都看不懂的現代詩那種,而是真正的著作等身。
吳丹已經出版了十多部長篇,以及兩本散文集,在當代文壇,也是屬於中堅力量。
“吳教授,這是萌芽那邊剛送來的新一批參賽稿件。”
她的助理抱著一個大箱子走進吳丹辦公室。
“放這吧,我抓緊時間看,你彆說呀,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厲害!很多文章,我看了都自愧不如。”吳丹笑著說道。
“吳教授您這就是說笑了,參賽的大多是高中生吧,都沒什麼人生閱曆,能寫出來什麼好文章。”她的助理有點不以為然。
“小胡啊,你這就犯了經驗主義了。誰說一定要有人生閱曆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年輕人的想象力,天馬行空,那才是最寶貴的啊!”
吳丹笑著批評他道。
剛好手頭沒事,她就興致勃勃地拆起稿件來。
“來,小胡,我看完後,你也看一遍,我們直接來個兩輪過審,避免看走了眼。”
兩人就開始埋頭看起文章了。
“這個文章不錯,很有一股青春氣息,年輕真好啊!”
“咿……這個文筆這麼老辣嗎?我看看作者信息,才十五歲的高一學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如果不是代筆的話,這又是一個韓寒似的天才啊。”
吳丹邊看邊評論,時而微笑,時而歎息,時而感慨。
“哎呀,天都快黑了,再看最後一份,我們就下班!”
她隨手拿起一個信封。
拆開來後,一看文章標題《小桔燈》,就是一愣。
“小胡,我記得冰心老師也寫過一篇叫小桔燈的文章吧?”
“是啊吳教授,冰心老師的那篇文章還被收入了中小學語文課本呢。”小胡回答道。
“嗬嗬,我手裡這篇文章也叫小桔燈,我倒要看看,文章內容,配不配得上這個名字。”
吳丹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認真看了起來。
剛看了開頭一段,臉色就嚴肅起來。
她年齡比較大,人生閱曆自然也很豐富,不至於像李雅琴那樣,看得當場流淚。
但宇文飛這篇文章,還是看得她心潮澎湃不已,久久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