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粑,煎堆,豬腸粑或者白饃,堿水饃啥的也都是糯米做原料,到年末也得挑一兩樣做來應景。
牛進棚就從老太太那拿了兩斤糯米來做酒釀,發酵兩天剛剛好趕上生產隊通電那一天。
電工是傍晚來的。
隊乾部作陪管了人家一頓飯,徐水生還特意去荒屋拿了米酒。
牛進棚做事習慣一板一眼,就是做酒釀也都是往認真了做。
彆人懶得折騰,隨便洗洗糯米煮熟後納涼,往裡頭加點涼開水拌勻就開始倒酒曲,中間戳個洞蓋上鍋蓋發酵酒完事了。
牛進棚做酒釀要提前一個晚上泡發糯米,洗得時候還賊拉認真,一定會把糯米表麵的米粉層徹底洗乾淨,好保證做出來的米酒清澈透亮。
蒸的時候還是隔水蒸,好保證出鍋的糯米顆顆分明。
做米酒的工具還會特意煮開水全部燙過一遍,反正做一次米酒花費的心思是彆人的幾倍,當然做出來的米酒水滋滋的也特彆的好喝。
今天生產隊上又有三隻雞死在老牛家手裡頭。
主要是今兒人多,算上老姚頭和姚家旺,柳月梅和徐家棟,老牛和老徐家嫡親的關係都在了。
或者說,跟老太太辦廠子有關係的人,都在這裡頭了。
這會徐春嬌剛動筷子,這就是開席了的信號,所有人都拿出了最強戰鬥力甩開腮幫子,手眼一條線的下筷子。
以前窮的時候都是吃一口菜然後瘋狂乾飯。
現在都算優雅多了…
主要是老太太定過規矩,不能瘋狂搶菜,吃完這一筷子再下下一筷,那碗裡的菜都堆得老高了還不停夾菜,就等著挨揍吧。
吃飯就吃飯,要是砸吧嘴,嘬筷子,翻菜,敲碗啥的,那保準也吃不上飯。
如今從大到小都給訓練出來了,下筷快狠準得能生出殘影,保質又保量的吃上飯。
也有像家旺這樣夾菜水平還沒登峰造極的,偶爾老太太還會吆喝幾聲趕緊夾,趕緊吃,沒了沒了啊。
姚家旺就會趕緊嚼嚼嚼,愣是能比平時多吃小半碗飯。
前十五分鐘幾乎無人說話。
還是姚家旺先停下筷子,摸摸肚皮,“外婆,我不吃了,我肚子沒有縫了…”
人發表著感想“雞渾身都是寶啊!雞頭,雞翅,雞蛋,雞尖…”
第二個放下筷子的二妞就附和著:“是啊,還有雞爪,雞心,雞肝…”
姚家旺握拳起身“還有雞肉!雞這麼厲害,應該列為保護動物!”
牛建軍表示不能夠,保護起來就不能吃了。
大妞和牛建國還想得長遠一點,表示保護起來可以哄抬雞價,可以掙小錢錢。
徐春嬌一個姿勢坐久了正仰頭舒緩一下。
幾個孩子噔噔噔跑過來,半蹲著扶著膝蓋一起仰頭看看天,再看看老太太,再仰頭。
徐春嬌問乾嘛?
好奇心相當旺盛的孩子們也跟著仰頭看天:奶奶…在看…什麼呀…
其他大人覺得好笑,“你們奶奶隻是伸了一下脖子而已!”
孩子們不好意思邊說邊跑開:還以為有什麼東西…
小孩離桌後,大人們也開始說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