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吃商品糧呢,說白了就是給公家養著,他們鄉下地方反而需要勞動力,多子多福是好事。
連帶溜達過來湊熱鬨的知青也是這麼想的。
這裡不是種植區還不明顯,有的知青老家是糧食大省,生一個孩子自家能多給三分地呢。
人還補充了一句,“當然,得生男的”
男的一出生就有地,這是事實。
彆人不知道,反正也在場的姚海霞心口中了一箭,頗為哀怨的看了眼當初逼她結紮的婆婆。
徐春嬌倒是沒察覺後背的目光,挺好奇的問女婿,這城裡頭的地皮是想要就要的麼。
於亮東不敢敷衍丈母娘,“也不是,但便宜,每平方米的土地價款一塊三左右吧,船廠要蓋樓就給公家交租金就行了,每平方米的土地租金一毛錢,還是年租。”
船廠效益一直都還行,一簽就是二十年,也沒有花費多少錢。
社員們還是覺得貴,鄉下建房子隻要能拿到材料那都不用錢呦。加上雨勢越來越大,社員們才搬著凳子陸陸續續回家。
於亮東也準備冒雨去公社小學找媳婦。
他今兒還收到了親媽的來信,叫幫忙跟廠子裡申請內退,短時間內不回來。
人心裡頭對嶽母還有點發怵,也就越發的上心,隔天還特意來先鋒先鋒生產隊載人進城。
社員們這會正紮堆的給李知青報告到時候家裡能收納多少人,邊打趣來接老太太上學啊,這待遇也跟隊上一年級小學生齊平了。
倒是有更多的人正抱怨著家裡使喚不開。
這會正有個家裡有坐月子的死咬著不鬆口,這往裡頭塞大男人多不合適啊。
李知青隻能叫人克服困難,這鬆口了就是決堤的壩,等會五花八門的理由都出來了。
家裡有人坐月子嫌麻煩的理由都還算正常的,剛才
還有一個社員說家裡沒有養狗,冷不丁來了個陌生人住幾個月,他可就不能上工了,得留在家裡看家。
誰說鍋碗瓢盆就不重要拉!!
打從未卜先知買了船以後,社員們認知極度膨脹,看到老太太來了立刻轉移了目標提出了訴求。
徐春嬌說:“那就給那群人建個宿舍。”
人想法很簡單,缺少就弄啥,吵吵個啥。
社員們響應得多,就該這麼辦,給他們建個宿舍就完事了,何必折騰大家呢。
李知青尋思到時候建宿舍也是你們這群社員們乾,那不更折騰麼!
徐春嬌卻微微搖了搖頭,示意他不用說。
昨兒她好奇查了一下海島的地。
哎呦喂,不差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窮得響叮當的,給誰誰都嫌棄的地兒,後頭變化大著呢。
徐老太就笑眯眯的吩咐大侄子多聽聽人民群眾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