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進城看丈夫的時候,人手裡還拿著一本《新華字典》說不認字真不行,就今兒幫領導去辦公室拿文件,字都沒認齊全,多耽誤事啊。
人還叨叨一塊錢一本呢,回頭給大妞安排上一本。
再往下還有現代漢語詞典,那個更貴,一本就要將近六塊錢。
姚紅霞回頭倒是記得說,把大妞高興得直轉圈圈,直叨叨同學都沒有新華字典呢,她要是有就是年紀裡麵頭一個!
姚紅霞實在不明白幾張紙為啥賣那麼貴,也覺得丈夫孩子與自己的鴻溝越發的有些遠了。
她也想跟柳月梅說說心裡的苦悶,可人家哪有空啊,扭頭急忙回家拿錢拿肉票,不知道這會到鎮裡頭還能不能撿點漏呢!
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臨近中秋節誰家都是從清晨排到日上三竿,就為了買那麼一斤肉呦。
沒肉就算了,海鮮都是趕大早才有,這時間點彆說新鮮貨,不新鮮的也沒有啊。
人懷著最後一點希望去了一趟荒屋
老太太舍得吃是共識,保不齊人那有點拿得出
手的東西來應急。
徐春嬌叫人等著,進了灶房以後借著空間拿了幾隻大蝦,幾隻螃蟹,幾隻魷魚,各個都有巴掌大,
柳月梅瞧著跟剛撈上似的新鮮彆多高興了。
正好徐家棟一路找來,男人們都回家等著吃飯了!
這回拎著菜回去不好看,柳月梅乾脆叫兒子去把家裡掛麵拿來,借了老太太的鍋煮海鮮麵。
彆的麵不知道,但海鮮麵要想煮得好吃,麵條不要直接下湯裡,而是先用清水煮了撈出來控乾水分。
除非是喜歡麵條有糊湯,就跟閩南的鹵麵一樣粘稠點的,否則把麵條放湯裡頭煮了,那海鮮麵的麵湯就不透亮了,甚至可能還有一股子生麵味呢。
家裡等著吃,時間也挺趕,柳月梅都沒功夫挑蝦線,直接掰了蝦頭,就著分離的地兒把蝦線揪了出來,再一揪蝦味也跟著出來。
這比拿牙簽慢慢挑蝦線快得多了,而且拿牙簽挑還容易斷,從蝦頭的地兒扯蝦線,保準完整!
蝦頭入鍋炒蝦油的時候,人趕緊去處理那巴掌大的魷魚,還撈出魷魚蛋。
魷魚蛋拿來煎雞蛋弄成魷魚蛋餅,高級一點剁碎了加豬肉雞蛋蔥調料,攪拌後同樣是煎,出鍋也是香得不要不要的。
柳月梅把一小碗魷魚蛋留給老太太回頭煎著吃,又去剝魷魚皮。
自家吃肯定是連著魷魚皮一塊吃,哪有那麼講究,但去了皮腥味就會少一點點,而且魷魚皮有點彈性,想吃嫩的去了皮。
螃蟹是蘭花蟹,洗乾淨直接斬成兩截緊接著下鍋。
柳月梅哎呦一聲,從裡頭挑出個軟殼蟹。
這玩意就是剛褪殼的螃蟹,殼都是軟的,漁民要是趕海逮住了一般都會放生,因為蛻殼的螃蟹都是準備產崽子的。
當然,主要是吃法單調。
以前沒有油腥隻能蒸,但軟殼蟹最忌諱拿來蒸,否則口感像吃海綿一樣,水水沙沙的。
還有說是軟殼,那殼其實也不好吃。
人朝老太太知會了一聲,說把軟殼蟹放灶台邊了哈,這玩意回頭加雞蛋做成湯比較好吃嘞。
魷魚和蝦肉都容易熟,最後才放。
柳月梅一邊加醬油加水熬湯,一邊叫老太太晚上不用做飯,她把人的份兒也一塊煮了的!
徐春嬌又遞過來幾個鮑魚,鮑魚好吃她樂意吃鮑魚
這兩年來,人覺得能讓海鮮麵鮮得掉眉毛的吃法裡頭一定得有鮑魚,還得有生蠔和文蛤。
今晚的海鮮麵也不錯了。
因為隻隻都大,煮好後就是一大鍋。
巴掌大的蝦,巴掌大的螃蟹,巴掌大的魷魚往麵條上那麼一放,熱乎乎的海鮮湯汁甚至都不用放薑片,就這麼往上一澆。
柳月梅跟著兒子端著兩碗麵心急火燎的趕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