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老來伴的唯一標準(2 / 2)

好不容易隻剩下母女兩往回走了,牛桂枝不敢明擺著提要不要找個老伴,話題還是在親媽給人家拉郎配事上上,拐彎抹角的打聽好老頭的標準。

是內斂的還是活潑點的,胖一點的有福氣,瘦一點的精神。

老太太沒覺出不對來,但是擺擺手表示彆來那些虛的,第一要義是要帥。

糟老頭子看得都煩。

瞧她給給親家母相回來的老符頭,這年紀了還有一頭烏黑的頭發,不然她也不能收那麼高的彩禮錢。

牛桂枝心裡頭記下了,老太太喜歡年輕的!要長得好看的!

人覺得親媽考慮得特彆周到。

首先就得身體健康,年齡小。

畢竟年齡越往上走,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

她就聽說有個老同誌單身多年,退休後活得挺滋潤挺充實,精神勁頭也足夠,後來經人介紹要了個同樣是退休的老伴

結果結婚不到半年,那老頭癱瘓了,對方兒子兒媳不問不顧,那老太太一個人照顧老頭,可累了。

兩人邊走邊說,剛到租的雜院門口,於磊聞聲就跑出來了。

人在屋裡頭學習呢

老太太一走,小孩周邊就沒個認識的人了,加上同個雜院有同樣年級的小孩,瞧著人家知道得特彆多,可厲害了就激起了好勝心。

人瞧見外婆很高興,又朝屋外探頭

外婆都來去一個來回了,小姨說奶奶會來,咋那麼久還沒瞧見人呢?

這年頭出個遠門就跟失聯沒兩樣,但是徐春嬌也不急,這花花世界還有得吃呢。

人悠哉的時候就給老家掛下電話,問問新生產線的事兒。

桂芹更急,倒蠶豆似的往外說。

安置難僑是省裡頭的大事,涉及到難僑的方方麵麵都有好多雙眼睛瞧著呢。

鎮子這回因為得了個生產物資的大項也算是徹底的出了名

市裡頭給的多,日化廠不僅開新的生產線生產洗頭膏,肥皂,還要開辦搪瓷廠,火柴廠和搪瓷廠子。

蛋糕太大,有人眼紅等著挑刺。

幾乎是楊桂芹前腳到日化廠報道,後腳就遭了舉報,沒幾天就有幾個神色嚴肅的人過來調查。

“我也是後來才聽說,調查組的人先去找廠長調查我的作風情況,往人事部那一查,壓根就沒有我的名,我可沒有領廠子一分的工錢啊。”

“還有幾個人來找我嘮嗑,也不點破身份,那會我多忙啊,還得趁著人少的時候給秀蘭打電話商量下一批珍珠霜的事兒,還叫那些人不要耽誤我工作,現在想想老嚇人了。”

“後來那群人又去查家裡頭,也沒問出啥來。”

“現在咱們投入的生產線已經開始生產了,往後日子好得很呢。”

楊桂芹壓低了聲音:

“今年雜交水稻大豐收,你說發明雜交水稻的人真真就配享太廟,救了多少人的命啊,現在雙搶也接近尾聲了,今年公糧交得比去年多,質量比去年還好。”

她家那口子都不上火了,嘴巴都不臭了

要沒有老太太貢獻出那一箱子黃金,鎮子上壓根就籌不齊買糧的錢。

現在一切都步入了正軌,楊桂芹覺得是時候吹下耳邊風,看看這事兒是怎麼個答謝法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