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信也差不多是五六天。
郵遞員剛好跟運糧隊伍撞上
打從大隊開辦食堂到今兒返銷糧下發已經是半個月以後,現在已經五月底了。
百來戶的人家,就算天天一頓稀飯,上百來斤的糧食消耗得也很快,期間又上黑市買了一趟糧食。
三毛錢的糧食生產隊說買就買,聽說其他生產隊也都在黑市上買了糧。
本該在二月份就下發的糧食拖拖拉拉到此時,已經沒有人願意去抱怨追究,能發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會還在上工,所有人的注意力卻都在曬場上。
倉庫保管員來告訴大家都彆惦記,糧食清點完畢以後全被老太太給收走了。
還是那句話,這些人把老太太的信任都拿去喂了狗。
社員們沒有反抗,隻是可憐巴巴的問徐水生,“老太太不會讓我們餓死的對嗎?”
老太太剛才揣著牛進家的信回家去了,徐水生還沒來得及問呢。
不過都把糧食手上來了也好。
哪怕開了食堂,生產隊裡也還有領了粥回去,先緊著男丁,隻叫一些女娃娃或者後娘後爹養的可憐娃兒喝稀粥吊命的事在。
隻要做得不太過火,生產隊一般不插手。
那些個三四歲的女娃娃沒法反抗,自有婦女隊長上門去。
可那些七八歲往上走的女娃娃,聰明點的知道當場喝了粥入肚為安。
回去挨兩聲罵總比餓肚子要強。
那些個不敢爭取的,也隻能白白受著父母的磋磨。
就擱這半個來月的情況,親姑把糧食都給收走了,徐水生不反對。
人再各處走了一圈,確定人心還不算亂才朝荒屋走。
徐水生白天進荒屋都得先探頭看一看狗子在不在。
親侄子去親姑家串門還得狗狗祟祟,也真是命苦。
得虧狗子大白天一般都在外頭浪,四處播撒種子,晚上出去得少,饒是出去了也會叫彆人家的狗子代班守家,一點也不管彆人家門戶大開的隱患。
反正一人一狗一天之內碰上的時間不多。
徐水生瞧見那厚重的信封都嚇了一跳,這得有多少話要說才能寫得這麼滿啊,想了想不放心問,“彆是捅簍子了吧”
去糧管所領糧的時候他打聽過,聽說鎮長辦公室一個星期後才有人啊,這得拉傷得多嚴重。
人打了個寒顫,“進倉也一直沒回來呢吧。”
幾天前黃水仙倒是回來拿菜,聽說市裡頭請來的電工還沒搞定,後來請省裡頭來了個老電工。
徐水生都給自個說生氣了。
要不咋說還是他這當侄子的靠譜呢。
人舒爽的伸懶腰,一揚手恰好打在老太太舉起的茶缸子上。
上牙撞擊茶缸子邊沿的聲音跟徐水生挨打的聲音一樣的清脆。
人接下來就老實了。
姑侄兩商量出來,這會情況又跟之前不太一樣,還是得發原糧。
最最最最難的階段,農民一天是6兩口糧。
就是123的標準,就是早上二兩,中午三兩,晚上一兩,總共六兩。
後來公家明令出台一天不少於八兩,也就是哪怕是小學生,最低的定量是八兩。
但實際很多地方依舊還是六兩。
短期堅持下沒問題,但長期不行,所以老些人得浮腫病了。
得了浮腫病就得那豆子治,連豆子都沒吃上的大有人在,更彆叔說治病用。
姑侄兩定了個最高和最低標準。
最高自然是一天一斤的口糧,這已經趕上城裡人輕體力勞動者,再給女人定口糧,小孩定口糧。
“媽,說是來信啦?”
秦淑芬風風火火的疾步進屋,姑侄兩才發現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