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說下雨了,就是下冰雹,隻要是個正常人都得擔心是不是半路出啥事了。
孩子們睡得呼嚕嚕的。
徐春嬌就把準備去看豬圈的兒媳婦給罵了一頓。
孩子都還沒有看利索,還看什麼豬。
周邊陸陸續續全都是去看豬圈的。
開玩笑,這可是家裡頂重要的收入來源,一點馬虎不得。
有幾個想三分插科打諢七分真心實意的問問徐老太明兒還有沒有相關福利的人就識相的閉上了嘴巴子。
徐水生也瞧見親姑了,老遠還揮了下手。
副隊長還是當得不錯的,大晚上還跟隊上乾部們商量出了個章程。
能集中段時間內解決的事就趕緊解決掉,比如推平墳堆和種樹,然後好集中力量應對接下來農業。
也虧得沒有問,要是徐水生聽見了都得問一句想啥呢,這都沒到正兒八經的夏收時間就想喝綠豆湯啦,做夢都不帶這麼做的。
不過忙是真的忙。
玉米在地裡可以收了。
海島的玉米理論上一年四季都種,但實際上最叫人省心的玉米都集中在11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這個月就是最後一茬了。
地瓜也可以收了。
花生秧子這個月也可以開始扯了,連帶著綠豆地也開始可以陸陸續續的收著。
四五六三個月的捕撈任務反而是最少的。
這年頭沒有禁漁期,漁民也不曉得一張網隨隨便便下去都是滿滿一兜上岸的大海有啥好禁漁的,再說這三個月正好是很多魚類溯回產卵的時候,更是收獲的好時節啊。
然而這幾年也都悟出門道了,公家在接下來一個月給的捕撈任務會肉眼可見的減少,隱約聽見風聲說是避免魚類斷子絕孫。
怎麼會呢,大海多寬廣啊,撈了這麼多年還是這麼多海貨。
漁民不知道,但照著聽就對了。
先鋒生產隊都規劃好了,這幾天加班加點把公社初中的事落實,加上捕撈任務又不重,把地裡頭該收的收一收就等著夏收了。
其他生產隊大概也都是這麼想的,隔天一大早就有人朝墳場去。
去得早的喜提娃娃一個。
一大幫漢子大眼瞪小眼,誰也不知道是哪個生產隊的娃兒,長得都一樣誰瞧得出,再說這年頭生娃跟下蛋一樣,每個生產隊每天都有孩子出生,沒法辨啊。
娃兒最後交到了徐春嬌手上。
空間高科技也叫她用明白了,拿來定位追蹤妥妥的,下午徐春嬌就抱著孩子上人家家裡頭罵了一個多小時。
那地兒原本就是各個生產隊默認的亂葬崗,隔天又有彆的生產隊撂了個小姑娘。
徐春嬌找上門的時候,全家嗷嗷哭著說已經沒糧了,徹底的一丁點大米都沒有了,去城裡頭看過了,黑市上的糧食又貴,救濟糧又不發,拿什麼養孩子。
一大家子拍著地哭,“跟以前一樣的,又要餓死好多人了。”
誰聽見都是臉色一變,氣得那隊的生產隊隊長喊這家男人趕緊的叫女人閉嘴,亂傳謠言把人心都給弄亂了。
先鋒生產隊聽見了風聲,誰都是一聲歎息。
都知道老太太上門找人還孩子,但那是公社教育站的事兒,但當那一大家子到生產隊溜達了一圈,被套出要落戶在這的時候,大部分社員才騷動了起來。
隊上已經有人把大米都吃完了,正在觀望其他家的情況。
要是吃完的人多就能合力申請下放之前的儲備糧。
最近生產隊一而再再而三的多了好幾戶新人,叫大家心裡頭都有些慌,這不相當於把糧食稀釋了麼,回頭分下來的糧食就更少。
幾戶已經吃完糧食的社員暗地裡商量好了,正是跟徐老太提一嘴的時候了。
不過也得挑個好時機,看起來順理成章才好。
都尋思著要不等墳堆的事平了再說。
所有人就更加賣力的乾起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