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符合當時,那個年代頑主的特點。
講哥們義氣,並且能說會道,更重要的是還有些能力。
再加上他對兄弟的哥們義氣,所以很快在身邊聚集了一大幫的兄弟。
這些人跟著他一起,走上了頑主之路。
成為頑主以後,周常利他們不久就遇到了挑釁。
而這些挑釁的人,大多都來自於部隊大院。
客觀的說,周常利麵對這些部隊大院的子弟。
其實他的內心還是很自卑的,因為這些大院子弟穿的更好,吃的更暖。
所以周常利感覺自已,和他們差距很大。
不過周常利也不是一個慫人,一次兩次他會選擇隱忍。
但假若實在無法避免騷擾,他還是會選擇為了兄弟而還手。
正因如此周常利,很快在圈裡站穩了腳跟,並且獲得了小混蛋的名號。
在後來的鬥爭中,周常利的光芒一直沒有被掩蓋。
他特彆聰明,每一次與彆人約架的時候,都會提前規劃。
什麼時候出去,什麼時候以少勝多。
再什麼時候撤退,都規劃的井然有序。
所以,大多次打架他都取得了勝利,甚至把自已都打出了名號。
周圍的兄弟要是遇到了麻煩,報他的名號肯定能夠解決問題。
周常利的名聲越來越大,因此他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
甚至還會收獲一些奢侈品,例如當時200塊錢的自行車。
到66年的時候,周常利更是達到了巔峰。
他召集了京城幾個區,有頭有臉的頑主一起開了個會,並且還定下了江湖的規矩。
規矩有四個:
一、不準欺負好學生,這是做人的原則。
二、‘佛爺’如果要投靠彆的地方,必須要經過上頭頑主的同意,這叫地方秩序。
三、所有的打架不能波及到家裡,也不能報複對方家人。這就叫做底線。
四、不能出賣朋友。這是最基礎的原則。
憑借著四個規矩,周常利將頑主的,江湖規定得有聲有色。
而且他的地盤,和勢力越來越大。
不過可惜的是,出來混還是要還的,周常利還是迎來了自已的終結。
最終導致周常利終結的,還是曾經那幫讓他自卑的大院子弟。
當時就爆發了一場血案,但也徹底引爆了他們和大院的矛盾。
雙方持續進行打鬥,雙方付出的代價也越來越大。
所以周常利決心和對方進行和談。
但可惜的是,在68年3月,周長利來和談的時候。
結果被對方幾百人給包圍了,而他隻帶了十幾個人。
眼看著事情不可挽回,周常利最終選擇用自已的死,來換取兄弟們的性命。
正如周常利所常說的那句話,做人要守規矩。
所以最終他用自已的生命成全了規矩,而他的弟兄們也得以保全。
據傳說當時大院的頭頭,也是放下狠話。
“周常利你今天要是給我跪下認個錯,我就放了你!”
但周常利是什麼人?哪裡肯認慫?
男人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怎麼可能跪彆人?
最後周常利在百十來人的圍攻中,慘死在刀刃之下。
即便是死,也抱著一棵樹,誓死不跪。
而那一年,周常利不過1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