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離譜的是這家夥還能保質保量,其他趕進度的電影看多了,沒幾部能入眼的,但這家夥每一部都有自己的特色,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又是夏夢主演,我突然有點懷疑之前發行《網絡謎蹤》時,營銷的因戲生情可能是假戲真做了。”
“我倒要看看,他第三部能拍成什麼樣,很多人都是一開始拍出不錯的作品,後期水平就直線下降,也就是出道即巔峰,更彆提這短短時間內,很難連續保證三部都質量在線吧!”
得益於林淵自身的熱度,以及一些巧妙的操作,適當的營銷,效果就比投入幾千萬營銷差不到哪兒去。
更不會因為過度營銷,導致一些人產生反感情緒,因為後期熱度起來,全靠網友討論。
星海高層見了這一幕,都感覺終究是錯付了。
唯一一次有機會拿走票房分成的無疑是《攝影機彆停下》那部劇,結果星海自己給放手了。
這接下來,林淵熱度越來越高,加上自己也有本錢了,也就不需要星海來搞投資宣發了,每部劇也就能拿到點發行分成,多多少少有點遺憾。
林淵很忙。
顏末也很忙。
剛結束了星海先前安排的一些工作,算是徹底轉入了林淵的公司,還沒來得及發行幾首新歌,就投入到領獎隊伍中。
因為林淵寫的(抄的)那些歌曲,前世基本都能拿到獎項,雖然未必是最有含金量的,但早期還是有一定公信度,觀眾也比較信服,能從許多入選作品中殺出重圍,本身就是一種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