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龍這兩年都在負責集團裡的文物生意,自然認識不少文物販子和土夫子,所以我讓他幫忙聯係一個發丘天官,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
果不其然,朱小龍幾乎都沒有考慮,直接給了我一個地址,讓我去洛陽城的古玩街,尋找一家名叫“博雅堂”的古玩店,找到這家古玩店的老板大金牙。
朱小龍告訴我,這個大金牙以前就是一名發丘天官,在這個行當裡的名氣還不小。
此人金盆洗手的比較早,在洛陽開了家古玩店,雖然不下鬥了,但還是跟各路土夫子保持密切聯係,因為他主要做的還是“土貨生意”。
我謝過朱小龍,和上官青青驅車趕往古玩街。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不管是曆史底蘊,還是古玩文物,在華夏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曆史底蘊深厚,古玩文物眾多,這也造就了洛陽的古玩業非常發達,跟京城齊名。
來到洛陽的古玩街,我和上官青青都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了,他大爺的,這哪裡是什麼古玩街,確切地說,這裡應該叫“古玩城”。
一點也不誇張的說,這裡真的是一座城,一座為了古玩這個行當而修建的仿古城池。
整座城池看上去跟古代的宮城一模一樣,有東南西北四條主乾道,沿著四條主乾道的兩邊,鱗次櫛比有幾百上千家古玩店,如蜂巢一般密密麻麻,各種店名招牌琳琅滿目,一眼望去,非常壯觀。
古玩店都有幾百上千家,前來這裡淘寶的人更是不計其數,人頭攢動,人流湧動,就像趕集一樣熱鬨。
這些人來自天南地北,穿著各式各樣的衣服,操著各式各樣的口音,有的是來賣東西的,有的是來淘東西的,有的是來談合作的,還有的甚至是來搞批發的。
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偶爾還傳來歡呼聲和叫罵聲,各種各樣的聲音充斥著整座古玩城,其盛況空前,頗有古代元宵鬨花燈的那種感覺。
“臥槽!這些人都是瘋了嗎?”上官青青看著湧動的人潮,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歎。
我和上官青青被挾裹在人潮裡麵,腳不沾地的向前湧動,我倆伸長了脖子,一個看街道左邊,一個看街道右邊,努力尋找“博雅堂”的招牌。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漫長的“湧動”之後,我們終於看見了博雅堂的招牌。
我原本以為博雅堂是一家牌麵很大的古玩店,去沒想到博雅堂非常小,就連招牌做的都不突出,小小一塊,以至於我們眼睛都看花了,好不容易才把它的招牌看見。
但是,懂這行的人就知道,古玩店並不是門店越大越好,好多大門店裡麵賣的東西不一定正宗,而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門店,反而經常能淘到好貨。
朱小龍說過,大金牙主打是做“土貨生意”的,所以他做的都是熟人生意,門麵並不需要有多大,而且土貨生意不能擺在明麵上,大金牙自然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所以他故意弄個小門麵做掩飾,實際上是在悶聲發大財。
我們走進博雅堂,門麵確實不大,擺在外麵的東西也不多,真正的好貨大金牙肯定是不會隨便擺出來的。
街道上人潮湧動,但是博雅堂裡麵卻沒幾個客人,老板也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也不招呼客人,一個人捧著手機在那裡看女主播,一張臉笑得稀爛,哈喇子都流到了手機上。
“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