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幾年前僥幸逃生,他雖在洛陽,但卻從未踏入邙山半步。
今日再來邙山,燕西北便想著順道看一看當年的救命恩人。
燕西北重情重義,對於當初老農救他一事,一直銘記於心。
他知道老農的家裡經濟不太好,所以這次來邙山,他準備了十萬塊現金,打算送給老農。
那個老農姓沈,燕西北到現在都還記得他的全名,叫沈來福。
夜色朦朧中,我們抵達雞鳴村。
雞鳴村坐落在邙山的一座山腳下,四麵環山,是一座較為貧瘠的小山村。
這裡的交通不太便利,這也成為雞鳴村發展的重要阻礙。
老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便利的交通是一個村子發家致富的基礎,如果連這個基礎都沒有,何談發家致富呢?
雞鳴村目前就是這樣一種處境,進村都是彎彎曲曲的土路,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開車進來都費勁,村民們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車,一路塵土飛揚的顛簸。
要是碰上下雨天,那可更惱火了,到處都是坑坑窪窪,泥濘不堪,摩托車碾上去都得打滑。
所以,雞鳴村現在非常尷尬,外麵的人不願進來,村裡的年輕人也不願回來。
我們是徒步走進雞鳴村的,走進村子裡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
村子不大,而且這幾年也沒怎麼發展,還保持著原本的容貌,燕西北還記得沈來福的家,帶著我們徑直往沈家走去。
走了沒有多遠,二叔突然停下腳步,伸長鼻子嗅了嗅。
我好奇的問二叔:“二叔,你在聞什麼呢?”
二叔微微眯起眼睛:“你聞聞,香蠟紙錢的味道!”
我也跟著伸長鼻子嗅了嗅,果然聞到一股很熟悉的燒紙錢的味道。
我說:“二叔,農村裡聞到燒紙錢的味道很正常吧!”
在我看來,也許是有人正在祭奠死去的親人,現在雖然不是清明也不是七月半,但也許是死者的忌日,所以我並沒有感覺很奇怪。
二叔卻說:“這股味道是從沈家那個方向飄出來的,看來沈家這是有白事呀!”
一聽沈家可能有白事,燕西北不由得臉色一變,朝著沈家快步而去。
要說二叔還真是“神機妙算”,等我們來到沈家門口的時候,果然看見沈家門口掛著白燈籠,靠牆擺放著花圈,院子裡麵有人一邊哭一邊燒紙錢,夜風一吹,那些紙灰漫天飛舞,一片淒涼光景。
我的心裡微微一怔,不是吧?不會是沈來福過世了吧?
我扭頭看了看,看見花圈的挽聯上麵,果然寫著沈來福的名字。
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還真的是沈來福過世了。
哎,燕西北來的也真是時候,幾年不來,一來就碰上自己的恩人過世,燕西北的心裡應該會很難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