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來啦!棺材來啦!”門口有人在喊。
循聲望去,隻見門口走來四個壯漢,他們抬著一口嶄新的黑漆棺材走進院子。
這四個壯漢是方家請來的職業抬棺匠,一個個體型魁梧,肌肉壯實。
當然,說是職業抬棺匠,其實也就是半職業,他們平日裡都有各自的工作,可能在工地搬磚,也可能在家務農,有抬棺業務的時候,他們就出來抬棺。
抬棺匠在以前是很吃香的一門職業,八字不夠硬的人還不能吃這碗飯。
那個年代,多少人都想去吃這碗飯,因為抬棺匠可以到處去吃吃喝喝,油水十足,是很多人眼裡的肥差。
但是,現在土葬的人越來越少,城裡人都是直接送火葬場,抬棺匠的路子自然也越來越窄,隻有在一些農村裡麵,還有這碗飯吃。
很多農村人都還是堅定的選擇土葬,華夏五千年的傳統,講究的就是“入土為安”,要是送去火葬,一把火燒成灰,什麼都沒留下。
抬棺匠放下棺材,方剛立刻邀請他們入座吃飯。
方剛給他們四個人,一人滿上一杯純糧白酒。
那四個抬棺匠也是豪氣的很,直接端起酒杯,將杯中白酒一飲而儘。
我們這邊的人,稱這種喝法叫“一口悶”,也就是一口就吞下一杯白酒。
看得出來,這四個抬棺匠都是海量。
但是,因為他們要抬棺,不宜喝多,所以各自乾了杯白酒以後,他們便開始吃飯,一人盛了一大碗米飯。
我看那米飯的分量,就算我在長身體的年齡,也夠我吃三頓。
乾體力活的人,消耗大,所以吃得多,這倒也正常。
大家吃吃喝喝一個多鐘頭,時間來到醜時,二叔對方剛說:“可以出發了!”
方剛點點頭,親自去裡屋背起老爺子的屍體,將老爺子小心翼翼放進棺材裡麵。
方強死了,方勇的兩隻手又落下了殘疾,所以今天的各種大事小事,都得方剛一個人來做。
方老爺子的屍體裝殮入棺後,方剛在棺材前麵點上一個火盆,然後擺上香蠟紙錢,方家的男女老少按照輩分排起長隊,挨個跟方老爺子燒紙磕頭,進行告彆。
告彆儀式結束,方剛走過去,對著棺材裡的方老爺子說了句:“爹,上路了!”,然後伸手合上棺材蓋,並親自釘上棺材釘。
封棺以後,棺材匠走上前來,給棺材套上麻繩,打上繩扣。
一切準備就緒,二叔扯著嗓子喊了聲:“起棺!”
四個棺材匠同時發一聲吼:“起!”,黑漆棺材緩緩抬離地麵。
送葬隊伍迅速集結,方剛作為長子,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打頭陣,後麵跟著方勇,以及方家的一些男人。
我和二叔作為“貴賓”,也走在前麵。
方家的女人排在後麵,所有方家人都穿上麻布素衣,戴上白頭巾。
四個抬棺匠抬著棺材,走在這群方家人的後麵,而那些前來幫忙送葬的人,則走在隊伍的最後麵。
整支隊伍浩浩蕩蕩四五十人,頂著朦朧的夜色,往後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