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竟然真的把槍做成了(1 / 2)

幾天後,陝北和總部回電,同意了冀熱遼作戰計劃。

實施沒問題,進軍南滿符合大方向,但也指出了不足。

第1、3兩個旅兵力不足,很容易被小鬼子優勢兵力圍困。

建議在充分了解敵情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兵力。

軍區再次討論後,最終決定,兵力重新部署。

第2、4旅留在濱海和錦西地區,指揮薊遼、熱東三個支隊。

軍區根據地後勤支隊也納入錦西指揮部管轄。

第1、3旅由錦西支隊、遼西支隊配合,進入南滿,組建南滿軍區。

三大塊,都是兩個主力旅加上地方支隊,總兵力左右,實力均衡。

這可不是原先小打小鬨,基礎完全打好了。

一到地方,瞬間就可以鋪開,地方乾部也是現成的,相信未來的發展會更快速。

但是李福生申請到南滿被總部否決了,給了一個建議,可以仿照津南組建臨時指揮部。

李福生是哭笑不得,這都是什麼事。

這次曹副司令員高興了,他到南滿做一把手,搭檔楊梅生,也是一文一武。

蔡中從津南回來了,指揮部又變成了三個人。

津南滄海湖那邊已經上了正軌,軍區派了上百個乾部進駐,總算是騰出手了。

天氣漸漸暖和,這個時間正好,對小鬼子有利,對八路軍也有利。

3月底,李福生正在和兩個政委討論乾部安排,兵工廠的張書記來了。

看上去很激動,又有點神秘,一臉的笑容。

“老張,怎麼了,撿到寶了?”

“司令員,政委,蔡書記,我們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三人都被他說愣了,什麼東西成功了。

“我們,我們把槍做出來了。”

李福生立即蹦了起來,開玩笑嗎。

“走走,走,快快。”

李福生著急了,站起來就往外麵走。

路上他甚至都沒有聽張書記介紹,隻有看到才放心。

到了最大的鹿鳴洞,三個人快步走到了後麵的保密室。

有點點失望,看上去,就好像一把舊的三八式,感覺不太好。

拿在手上,手感不錯,應該是前麵做了功夫。

因為沒有精鋼,所以槍管還是用原先的老式槍管改的,不過渡了鉻。

包括槍托依然用的木柄,隻是刺刀按照李福生的要求,用上了三棱刺。

李福生上手一試,就有了感覺,確實是一把好槍。

“技術難度大嗎?”

“我們做了實驗,技術理順了之後,就不難了。”

“甚至相比較中正式,還容易一些。”

主要負責人、技術專家楊惟民拿起槍,一邊介紹,一邊解釋。

基本上原先SKS的缺點都被消除了,但是因為材料,有些技術還隻能將就。

“射擊範圍在350-500米之間,使用耐性還不錯。”

“我們試了一下,9粒子彈,要是提前上膛,就是10顆。”

“司令員,你看,我們做了嘗試,反過來,要是把子彈倉放在下麵,至少能一次性打30發子彈。”

“不過,要是造衝鋒槍,我們就要稍微改一下,做成容易攜帶的那種。”

“這樣改了以後,更簡便,也更輕。”

這應該是從德國人衝鋒槍上得得的啟發,牛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