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冀東的幾位領導開始彙報具體作戰計劃。
冀東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小鬼子主力出來的頻次很多。
所以,他們受損失也比其他軍區要大,這也是幾位領導不斷擴軍的原因。
有兵力,有武器,遇到敵人清掃才不會慌張。
軍區對於各旅、支隊作戰,隻管大方向,具體細節不管了。
旅級在八路軍這裡,已經成為獨立作戰單位了,軍區管不了這麼多。
也就是冀熱遼地方大,要不然各軍區肯定交叉了。
估計也是因為這點,陝北和八路軍總部才把冀熱遼放大了。
說起來,冀熱遼不算突兀,冀中、冀南都開始軍區下整編旅、支隊,團級大部分在軍分區上。
隻是相對兵力來說,冀熱遼鑽了一點空子,走在了前麵。
八路軍擴展的速度非常快,再不增添編製,沒法指揮了。
這裡有兩個關鍵點,整編時,八路軍比原先多了近三萬人,這是根本。
這些老紅軍撒出去,三萬人很快就膨脹到了十萬人,確實比原先發展快。
再有就是,地盤大了,彆小看獨立師,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冀東、冀南、山東,都比原先提前了半年甚至一年,發展更是極速。
總指揮本來就是根據地發展建設的大行家,幾個根據地都成了典範。
不但如此,山東、冀熱遼還連帶著讓冀中、冀南、冀熱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總部為什麼一直關注冀熱遼,根本原因還是實力強。
李福生在兩個地方占了便宜,津南。
支隊提前半年到達津南,趁著小鬼子立足未穩,快速整編了一部分抗日武裝,兵力上萬。
同樣,薊遼就是翻版,在最好的時機,李福生組建了津北、薊遼兩個支隊。
後來,又把冀東的一杆大旗高誌遠拉到了麾下。
五個支隊能這麼快速的膨脹起來,可以說當地乾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到冀東,很大的一個原因,還是兵力問題。
冀東想要穩住,3個團不夠,必須快速提升實力。
所以冀東支隊擴編兩個獨立團,李福生很支持。
不過,隻待了三天,政委來電,要求李福生馬上回到根據地,總部來人了。
事情完成的差不多了,李福生留不留下,也沒關係了。
跟軍區幾位領導告辭,李福生帶部隊快速往回趕。
中間經過桂雲山的時候,特戰隊竟然帶了一個大驚喜。
他們協助三團拿下了兩個礦,不但繳獲了大批武器,還繳獲了幾十公斤的黃金。
三團請示冀東軍區司令部後,把黃金全部交給了特戰連,帶回根據地。
這幾個老戰友,口風這麼嚴,竟然沒有提前說。
行吧,陝北正好缺資金,想辦法送回去。
幾十公斤黃金,可不是小數目,能解決不少問題。
李福生也不敢耽誤了,要命呢,這麼多黃金,快點回到根據地。
回到根據地,來不及休息,政委急匆匆來了。
“司令員,陝北來人了,跟著他們的還有那邊的幾個人。”
“陝北的指示是什麼?”
“先看他們的要求,不過分可以暫時答應。”
“跟他們一起來的是伍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