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王威開始侃侃而談,和對方探討起Web2.0概念。
弗裡德曼與王威的對話持續了兩個半小時,雙方在友好的氣氛中完成了這次采訪。
托馬斯·弗裡德曼站起身來和王威握手告彆,客氣的說道:“王先生,你這麼年輕就有現在的成就很了不起,祝你好運。”
“謝謝。”王威有些受寵若驚,“托馬斯·弗裡德曼先生,我已經跟讀了您的專欄整整10年。可以這麼說,我是您的忠實粉絲。”
“哦,是嗎,我可以給你簽名。”托馬斯·弗裡德曼幽默的說道,“你要做好準備,我經常一寫誰,那個網站就要被擠癱瘓了。”
王威有些激動,“我很期待。”
王威現在春風得意,自從YouTube被微軟以23億美元收購之後,他融資之路一下變成了坦途。
很快,他就獲得了B輪1900萬美元的融資。
通過之前那份“視頻網站行業報告”,王威也發現了輿論的妙用,網站做的好不如媒體吹的好。
自己人吹不如外人吹,要是美國人吹那效果更好。
於是在朋友的聯係下,王威接受了這位著名記者的采訪,並且訪談內容第二天就以《中國人找到自己的聲音》為題登上了紐約時報專欄。
在前有YouTube,後有藝酷網的情況下,這篇采訪土豆網的專欄文章迅速在網上發酵。
不僅在美國互聯網上流傳,在中國互聯網上更是被業界人士轉載,紛紛誇讚起來。…。。